首页 理论教育 大气污染治理:完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大气污染治理:完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命令为主、经济刺激为辅、公众参与为补充”的大气污染防治的调控机制[5]和“以污染控制技术的排放标准管理为主,以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为补充”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

大气污染治理:完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署及时公开大气污染治理信息,使民间组织具有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机会。大气污染事件使公众环保意识增强,对大气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对生存环境更加关注。1970年,2000万民众在全美各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促成了1970年联邦《清洁空气法》的出台。公众积极参与民间诉讼,环保型公益组织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60年代,环境危机的严重性、民权运动的发展激发美国公众的环保意识,70年代后,公众参与的相关空气质量诉讼案件逐步增加,环保型公益组织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公众积极参与民间环境保护诉讼,推动了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和司法进步。

为了保障各项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实施,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环境保护署(EPA)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署通过制定全国的环保法规,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式改善环境问题。此外,1946年,洛杉矶市成立的烟雾控制局是美国第一个地方空气质量管理部门,并建立了全美第一个工业污染气体排放标准和许可证制度。1947年,洛杉矶县成立全美第一个空气污染控制区。随后,河滨县和圣伯纳迪诺县也先后成立相同的组织,并联合成立了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负责制定区域空气质量管理规划和政策,对辖区内企业和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统一监管。1967年,加州成立空气资源委员会(ARB)。(www.xing528.com)

总之,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命令为主、经济刺激为辅、公众参与为补充”的大气污染防治的调控机制[5]和“以污染控制技术的排放标准管理为主,以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为补充”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