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书育人中的幸福与苦涩:误解和挑战

教书育人中的幸福与苦涩:误解和挑战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书育人的日子里,有苦有甜,有笑有泪,有被尊重善待的幸福与喜悦,也有被误解质疑的烦恼与苦涩。尽管我也跟吉翰谈过几次,但是吉翰可能觉得自己学习不错,成绩还说得过去,一直没有把课堂纪律当回事,依然在我认真讲解的时候,在我回身板书的时候和周围的几个调皮的男孩眉来眼去地说笑。

教书育人中的幸福与苦涩:误解和挑战

教书育人的日子里,有苦有甜,有笑有泪,有被尊重善待的幸福与喜悦,也有被误解质疑的烦恼与苦涩。

今天一下班,我便一头钻进厨房,开始切菜剁肉,准备烹制一桌可口的饭菜慰劳辛苦了一周的自己和家人。

葱花、姜丝刚被我放入滚烫的油锅,手机铃声“不识时务”地响了起来。探身往餐桌上的手机屏幕看了一眼,显示是班主任刘老师来电,我无奈地关掉正噗噗作响的燃气火苗,拿起了手机。

手机接通了,刘老师急切地说:“王老师,坏了,吉翰的妈妈要去告你呢!她说你6点之前不给她回电话,她就打12345市长热线。我劝也劝不住,你看怎么办?要不你就给她回个电话?”接了这样的电话,不管是谁,好心情都会不翼而飞吧?做老师,因为各种原因被质疑可能常有,可被威胁还真的是第一次!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我没有课。在班级微信工作群里,我@了三个男孩的家长,让他们有时间加我私信,我想和他们聊聊。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三个孩子上课听讲不认真,随意性大,纪律很松懈,晚间作业要么不做,要么写得很潦草。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三个小家伙因为座位靠近,又住在一个社区而搭上了帮。听说他们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相约到楼下玩耍,同时还比谁的零用钱多,每天都带一大把零用钱到小区附近的超市消费,有时还把一些垃圾小零食带到教室吃,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之所以让三位家长加我微信,原因有三:一是我刚接手这个班级,暂时没有家长们的手机号码;二是能简单沟通的事情没有必要给家长回电话;三是顾及他们的感受,没有在班级群里明说找他们的原因,而是想私下和他们聊聊。

微信邀请发出去之后,其中两位家长很快加了我的微信。通过验证后,我向他们如实反映了孩子开学以来在学校的表现并了解了孩子平时在家的情况。与两位家长交谈时,我请家长多配合学校工作,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同时要求他们严格控制好孩子的零花钱。两位家长都很诚恳地回复我说,以前最害怕到学校跟老师沟通了,害怕老师像批评孩子一样劈头盖脸地指责家长,今天的一席谈话打消了他们的顾虑,老师的娓娓道来让他们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他们表示今后一定会主动跟老师联系,多听取老师的指导建议,回家后配合老师,好好和孩子交流谈心,帮助孩子克服缺点,迎头赶上。最后他们一再为孩子不懂事影响了老师同学上课而跟我道歉。我也客气地回复,小孩子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很正常,只要能认真对待并及时改正,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第二节下课后,我正准备去上第三节课时,手机“叮咚”一声响,有微信发进来。我点开一看,是吉翰的妈妈让我通过验证的提示。我通过后,和对待前两个家长一样,简短地给吉翰妈妈发了信息,介绍了孩子的近期表现,指出了其中的不足,请家长回家跟孩子好好谈谈。哪里想到,吉翰的妈妈立刻就回复:“等等,老师,你好好说。我孩子可一直是个好孩子!你今天怎么回事?以前的老师都说他好!”我一看信息,有些发懵,脑子闪过吉翰的身影,我确信,我没有记错孩子的名字,也没有张冠李戴,把别的孩子的表现算到吉翰的身上。我的脑海中甚至能够清晰地回放出吉翰上课时和同桌随意说笑,下课后举着一大袋零食“咔呲咔呲”地往嘴里放的情景。尽管我也跟吉翰谈过几次,但是吉翰可能觉得自己学习不错,成绩还说得过去,一直没有把课堂纪律当回事,依然在我认真讲解的时候,在我回身板书的时候和周围的几个调皮的男孩眉来眼去地说笑。

看到家长这样的“神”回复,我有些吃惊。难道是我的教学让一个“好学生”变坏了?也许是孩子不适应我的教学风格,不愿意听我上课才搞的小动作?如果真的是这样,作为当事人的老师,我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让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啊。这样想着,又看着第三节课马上就要上课了,于是我回复了一句:“是吗?以前是哪位老师教的?等我了解下情况再说哈。”但接下来吉翰妈妈的回复立刻让我彻底“崩溃”:“别去问以前的老师,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被人耻笑!”

谁耻笑孩子了?又是什么时候耻笑的呢?我有些莫名其妙。想到可能是吉翰妈妈的性格有些偏执吧,要不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于是我又回:“好的,您放心,我不会去问,您别误解。等您有空咱俩见面再谈吧,今天先不说了,我要上课了。”

“不说不行,把你的电话号码给我,必须说清楚!要不我去找校长说。”这样的一件小事,找校长?

我又低头看了看信息。没错,不是我眼花了,是真实的文字存在!当真心遇到质疑,当爱心遭遇威胁……那一刻,我也无法冷静了,我断定吉翰妈妈的精神一定是不同于常人的,和这样的家长交流真是“秀才遇到兵”了。要上课了,我把手机调到静音,放到抽屉里,快步朝教室走去。整个过程,一直在我身边的班主任刘老师,看得清清楚楚。

能想象得出,一个容不得任何人说自己孩子有瑕疵的家长,在我惹了“祸”之后,又联系不到我,是多么抓狂!于是,班主任刘老师就成了她发泄的对象。

第三节上课时,我又打量了几次吉翰,他依然是满脸笑容,狡黠的目光游走在每个伙伴的身上。我没有对孩子说什么,但我用眼光告诉他,他的表现我其实都看在眼里。

放学后,我直接回了家。班主任被接近一个多小时电话的“狂轰滥炸”后,终于扛不住了,让我给吉翰妈妈6点之前回个电话。

电话不是不能打,只是说什么呢?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课堂上有的放矢地授业,课余时间认真仔细地批改,微信群里耐心细致地解惑,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周末牺牲休息时间进行爱心走访……我自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对于那些不理解老师付出的人,你的解释就等同于掩饰。于是我决定不回这个电话也罢!随她去吧!

说不受影响是假的,饭做好了,味道好像比平时差了很多。我知道不应该把工作情绪带回家,但遇到这样的事,谁的心情能轻松得起来呢?

时间早就过了6点了,我想了很多种可能。平时看到听到了太多的医患纠纷、家校纠纷,但总觉得那些是电视电影,甚至文章里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总感觉离自己很远,可今天怎么就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明天上班后朝我迎面扑来的会是一个什么场景?是各级各类的批评,或是调离工作岗位的惩罚?我的脑海里各种奇葩剧情争相上演,心也一点一点冷了下来,一阵阵委屈涌上心头。第一次对自己选择的这个职业、这份工作有了动摇和怀疑。

第二天早晨,自工作以来第一次破天荒地有了逃班的想法,心底对发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的那位女老师产生了无限敬佩和景仰之情。但我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剧情在从昨晚到今晨的点滴流逝中有了180度的大逆转。

手机又响起来,依然是班主任刘老师的来电。不管怎样,我都要面对啊!电话那端传来刘老师响亮的话语:“王老师,你别难过啦,吉翰的妈妈刚才来电话了,让我替她向你道歉。她说昨天下午是她太冲动了。她回家问孩子了,孩子说王老师是个很负责任的老师,孩子很喜欢王老师,还说王老师在班里没有讽刺挖苦孩子,是她不了解情况冤枉了你,让我跟你说对不起……”(www.xing528.com)

放下电话,我心里有些轻松,但依然不是滋味!

想到最近的“弑师案”;想到前些日子报道的某个学校的老师因为与学生肢体有接触,导致本来就有“紫癜症”的一个女生,腿部出现一片淤青,涉事老师被家长堵在学校门口当众狂扇耳光;想到近些年各学校发生的一些家校极端事件及事件发生后社会各方对老师的质疑、评判与处理……想了很多,直到强迫自己停止想下去,因为心很痛!

为什么家长不能对老师多一份信任呢?为什么不试着多了解一下她口口声声要告到校长、告到市长处去的王老师,其实是个上起课来风趣幽默,批改作业认真负责,带学生跑操、送路队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关心学生身心健康胜过关心她自己的家伙呢?!

一场听起来有些滑稽的“闹剧”像暴风雨一样没有提前预报而来,在雷霆万钧、风吹雨打之后,又悄无声息地不见了踪影,这一切就和做梦一样。

放下电话的我迅速恢复了冷静。我的“警报”是解除了,但在昨晚寒冷而漫长的冬夜里,那个在妈妈“气势汹汹”质问下的吉翰会怎么想?他会不会担心第二天上学老师对他的态度?孩子小小的心灵会不会为此留下什么阴影?放下沉重包袱的我不禁开始心疼担忧起那个顽皮的孩子来了。

急匆匆来到学校,结果吉翰没有来上课,我着急地问班主任刘老师原因。刘老师说,吉翰昨天晚上发烧了,他妈妈今天早晨给他请了假。哦!这个冰雪聪明的孩子会不会是因为这件事情有了压力上火了呢?

第三天,吉翰来上课了。这次流感果然厉害,他小小的脸上露出退烧后的疲倦,模样也无精打采。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到,他看我的眼神小心翼翼的,在我看向他的时候,他明显地躲避着我的目光。这个孩子一定是因为家长和我的那段插曲想得多了。我怎么会对他有所偏见呢?家长再怎样误解我,那是家长的事,和孩子没有关系,再说如果不是孩子在妈妈面前如实地陈述事实,极力为老师辩护,他的妈妈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消除对老师的误解啊!真是个敏感而可爱的孩子!

课上,吉翰纪律明显地好转起来,他不和同学乱说话了,但也不积极举手发言,他在观察我!我一如既往,和从前一样提问他,答对了表扬,答错了不留情面地批评。消除了顾虑的吉翰开始频频举手了。

不久,我要讲一节校级公开课,因礼堂场地空间有限,只能带40个同学听课。我选上了吉翰,看得出他很高兴,整节课都表现得活跃而守纪。

误解过后,一切看起来又恢复了平静。

只是,作为教师,委屈甚至是生气过后我及时反思了自己。事件的起因是老师用微信给家长发了信息,然后指出孩子的缺点,提出让家长配合工作。为什么这么做会引起家长的不满与误解?我深深思索着。

在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家长眼里或是有点小虚荣爱攀比的家长眼里,孩子成绩好就代表一切都好,一好遮百丑。有些家长很护短,不愿意去搞清楚自己所认为的好,是全面的好还是片面之好,没有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接受并对待自己孩子身上的缺点。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孩子身上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不可能是个“十分”“完美”的孩子。及时全方位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并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权利和义务。

家长对家校联手有理解误区,有时态度偏激而冲动,动不动就怒怼并找校长告状甚至上告,“一言不合,告状相向”的态度和做法值得商榷。家长之所以对老师的沟通有抵触,其实有一半原因还在老师自己身上。个别老师是“恨屋及乌”,对待学困生因着急而态度简单粗暴,连带地对家长也没有了好脸色,导致家长对老师主动的沟通是闻风而逃,能躲则躲,不愿正面面对。

也有一些家长因为爱面子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应该考虑到如何做才能既顾全家长的自尊心,又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我在群里要求三位家长联系我,敏感的家长就会联想到肯定是自己孩子犯了错误了,否则怎么不联系别人,偏偏联系自己呢?如此看来,我的做法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应该予以改正。下次遇到类似事件,要多加考虑,尽量不在公共场合给家长留下遐想空间,不给自己正常工作留下隐患。

发现了事情的真相,能够及时跟老师说对不起,真诚道歉,真是值得佩服的行为,给这位有错及时改正的家长点赞!在这一点上,我做的远远不够,还需要向这位家长学习。不管老师和家长的相处与沟通出现了怎样的问题,对处于“夹缝”中的孩子,我们都应一如既往地用真心与爱对待,消除孩子的戒备与诚惶诚恐的畏惧心理,让他们充满阳光地健康成长。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老师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纪律不好,就会影响老师正常授课。尽管学生多,时间宝贵,但这都不是借口,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吸引住每一个孩子,考验着每位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专业素养,也是每个老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跟家长信息联系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机会,并仔细斟酌文字,为表达自己的心情,可加上笑脸、握手等表情包;不应在自己很忙碌,急于上课时发出简短信息以免造成误解。看不到有温度的信息,不同的家长理解力不同,有的家长感受到的是老师满满的责任心与殷殷期望;而处于焦躁工作环境下的家长则可能理解为老师态度生硬而冰冷,难以接受。

静坐常思己过,吾日三省吾身。教学之余,经常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慎言且慎行,才能让自己的教育之路越拓越宽,让自己的教改步伐迈得坚定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