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东济宁孟母墓及孟氏文化

山东济宁孟母墓及孟氏文化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确凿的史料证明孟母墓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马鞍山麓。孟母庙1947年被毁,后孟母墓和孟母祠在“文革”期间也被毁坏。孟母墓在祠堂后的花园内,占地一分有余。现在,沂水县政府于每年正月十六在孟母村举办“孟母文化节”,2019年举办了第四届。农历正月十六正值当地孟母祠庙会节,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秉承传统习俗纷纷携带香烛祭品前往孟母祠祭拜,节日期间当地孟氏宗亲在孟母祠前举行祭拜孟母活动。

山东济宁孟母墓及孟氏文化

据《孟子新志》载:孟母林,位于邹城北二十五里马鞍山麓,林内埋葬着孟子父母、孟氏后裔,形成一个傍山而建的家族墓地,当地人称之为“西林”(相对于“东林”孟子墓)。据《孟子》一书记载:孟母逝世后,孟子“自齐葬于鲁”,并有鲁臣臧仓“后丧逾前丧”的指责,孟子弟子充虞“木若以美然”之问。金贞佑元年(1213年),孙弼在《邹公坟庙之碑》中写道:“公为齐卿时,将丧母而归葬于鲁也,今在邹兴乡马鞍山之麓者是也。”这是有关孟母安葬地点的最早记载。

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邹县尹司居敬拜谒孟母墓,见林中墓旁只有片石题“邹公墓”,而于母德或略,遂请孔颜孟三氏学教授张撰《孟母墓碑》一文,勒石树丰碑于孟母墓前。文中写道:“其地在邹县北二十五里,马鞍之阳。马鬣(liè)其封,隆然罔卓,千六百余年。宜有丰碑记,而蔑之或闻。岂历世既久淹没也?……孔子再岁而孤,孟子夙丧其父,操心危虑患深,以达于大圣大贤之域,系母训是赖,因表诸孟母之墓,使天下为人母者,知所取则焉。”

有确凿的史料证明孟母墓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马鞍山麓。

孟繁仁先生在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孟母村,访得另一处孟母墓。此处位于邹城东偏北,距邹城约200公里,孟母村东南6公里有仉林村。笔者猜测,孟母可能曾在此居住,或可能在此仙逝。

图2-6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马鞍山孟母林石牌坊

这是孟繁仁先生的考察笔记(有删减):

突然接受了一项任务,去杨庄镇采访、挖掘该镇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于是在孟母村寻到了孟母墓。

杨庄镇有孟母村,这是我们确信孟母墓在此的第一印象。在孟母村村委院内的一间储藏室,我们看到了一块碑,上书《古碑记》,碑记是康熙三十六年孟秋由一个名叫刘昕的廪生撰写的,大意是他在孟母村祠堂旁边发现了写有“孟母之墓”的石碑,后又在附近发现了五块石碑,上书“邹孟母墓”。有此为证,就知道墓是真的了,于是当即用朱笔做了记录,记下这件事,亦解后之好事者之惑云。该村的赵老师拿出了《沂水县志》的一篇文章,是明朝时沂水县一个叫马之图的知县写的《新建孟母庙记》。在这篇文字里面,马之图记录了孟母庙修建的过程和管理的有关事项,并对孟母墓进行了考证。孟子是邹人,三岁丧父,孟母领着孤儿迁徒不定,居无常所。后来孟子在齐国做官,接母亲到那儿奉养,最后孟母在齐国去世。史书上说“自齐葬鲁”,而沂水就在鲁国的北部。读《春秋文王十二年》,季孙行父率领军队在诸和郓筑城,而郓就是沂城的故址。管仲说“南至穆陵”,穆陵不就是齐鲁的分界吗?返回齐国停在赢地,那么穆陵北三十里的遗址当然在此,这里是孟母的安葬地是毫无疑问的了。(www.xing528.com)

孟子年谱载:六十三岁:公元前327年,周显王四十二年。韩举于齐战,死于桑邱。孟母仙逝,孟子归葬于鲁,孟子第一次到齐国的后期已得到客卿地位,故以卿大夫之礼葬母。六十四岁:公元前326年,周显王四十三年。五月魏会韩威侯于巫沙。十月韩宣王朝魏。孟子在鲁守丧。六十五岁:公元前325年,周显王四十四年。四月秦惠王称王。五月燕王称王,韩宣王称王。孟子在鲁守丧。六十六岁:公元前324年,周显王四十五年。楚败魏于襄陵。孟子在鲁三年之丧满,返齐。从上述可见当时战乱频繁,孟子从齐葬母于齐鲁边界的孟母村与战乱造成的社会动荡和社会环境的恶劣不无关系。再者,据说孟母姓仉,娘家是孟母村附近的仉林村,孟子的父亲孟激生前在莒国做官,仉林村隶属莒国,与莒国国都相隔仅几十里地。孟子葬母于孟母村,其实是将母亲葬在了她的出生地。

孟母村始建于明朝末年,秦姓建村,名富全村,因为村里有孟母墓和孟母祠,后改名为孟母村。孟母庙1947年被毁,后孟母墓和孟母祠在“文革”期间也被毁坏。现在,村里许多人都还记得孟母墓和孟母祠的情况。我们找到了1958年到1961年在村里当过教师的张兰苓老人,他1942年出生,经他介绍:孟母祠堂有七间正殿,三间西厢,三间东厢,门楼朝南,比一般房屋要高出一截。孟母墓在祠堂后的花园内,占地一分有余。孟母祠里面有二十多块碑刻,其中有四块碑成正方体,四面都刻有碑文,破四旧时,他亲眼看见有一块碑被扔在了旁边的一口水井里,现在还能挖到。其余的碑刻有的被打碎后修了桥铺了路,还可以找到一些。孟母墓在挖掘时,村民只是挖到了墓的四至,分别为方石作志,后就没人再深挖,可见,孟母墓除了地上的土被平掉外,其余依然保存完好。

在张兰苓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孟母墓。

孟母墓在孟母村的东南方向,位于村北的石花山和村南山的中轴线上,祠堂前有沭河。以前,祠堂正前的沭河里有一个渊子,叫墨水潭,即便是天大旱,其他地方断流的时候,墨水潭从没干枯过。祠堂被砸的第二年墨水潭消失了。现在,孟母墓被一片果园覆盖。

历代曾有许多文人墨客贤达贵人来孟母村拜谒孟母,明朝成化年间一个叫张嘉吉的人来寻孟母墓时作诗云:“沭河涨漫水沄沄,下马来寻孟母坟。千裁断机犹有训,半通残碣已无文。雁飞远汉拖秋色,鸦落荒村惨暮云。欲荐椒浆无处觅,西风黄叶思纷纷。”

现在,沂水县政府于每年正月十六在孟母村举办“孟母文化节”,2019年举办了第四届。农历正月十六正值当地孟母祠庙会节,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秉承传统习俗纷纷携带香烛祭品前往孟母祠祭拜,节日期间当地孟氏宗亲在孟母祠前举行祭拜孟母活动。沂水县政府已经在该村树立了文物保护碑,并建有孟母文化民俗馆供游人参观。

图2-7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孟母村文物保护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