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许鸿磐:山东济宁人,地舆学专家

许鸿磐:山东济宁人,地舆学专家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史列传》卷七十二:许鸿磐,字渐逵,山东济宁人。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又有济宁进士许君鸿磐字渐逵者,安徽候补同知,深于舆地之学,亡友凌君次仲亟称之。许鸿磐《与凌次仲论方舆纪要书》:又承谕顾氏《读史方舆纪要》体大思精,命余考订地舆,以为依据。林昌彝《小石渠阁文集》卷二《许云峤六观楼文集序》:济宁许云峤进士鸿磐,少负俊才,博涉群籍,尤深于史。

许鸿磐:山东济宁人,地舆学专家

《清儒学案》卷一一二《次仲学案·次仲交游·许先生鸿磐》:许鸿磐,字渐逵,号云峤,济宁人。事亲以孝闻。乾隆辛丑进士,官兵马司正指挥,改安徽同知,擢泗州知州。所至有循声,缘事落职。嘉庆末,捐复知州,补河南禹州知州。年逾八十卒。平生博极群书,尽读“三通”、“二十四史”,往复数十过。尝以顾景范《方舆纪要》虽能剔《明统志》之误,而尚多沿其陋。遂精究各史,历考古今图籍、省府县志,博取精择,足补顾书之漏而订其讹,成《方舆考证》一百卷。其书以形胜为主,首叙历代建置分合,山川边防都邑,为总部以发其凡。次畿辅、盛京以及各布政司,县统于府,备载沿革形势、关厄古迹、农田水利,有关实用,莫不援据详明。盖南北奔走,未尝暂舍,数十年精力毕注于此。他著有《尚书札记》四卷,在《皇清经解补刊》中。又有《吴越始末》一卷、《河源述》一卷、《金川考略》一卷、《泗州考古录》一卷、《开方图简明地图黄道赤道经纬度数图参伍类存》十六卷、《考古夷庚》十二卷、《雪帆杂著》、《六观楼诗文集》、《六观楼文集拾遗》。又辑有《古文选前集》、《后集》、《外集》、《唐宋八家文选》、《唐文抄》、《五代两宋文抄》,多未刊行。(参史传、《济宁州志》)

《清史列传》卷七十二:许鸿磐,字渐逵,山东济宁人。少负俊才,博涉群籍。乾隆四十六年成进士,官指挥,改安徽同知,擢泗州知州。所至有声。公暇即著书,尝作《方舆考证》一书,谓方舆一途,不博考于古则无本,不切证于今则无用,不洞悉郡县沿革,名同而实殊,则不免南北移向,山川易位。向欲用顾氏《方舆纪要》作底本;然细阅之,其援引历代之事,悉攘《通鉴》而不据正史,且不免疏漏舛错之处,金、元事迹,尤属略而不详。因更阐二十一史,旁采群书,自立门户,于是以《禹贡》为祖,下逮诸史《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元一统志》等书,以考诸古,以皇朝《一统志》为宗,旁及两京、十八布政司各通志、《水道提纲》、《行水金鉴》等书,以证诸今。凌廷堪尝谓人曰:“海内舆地之学,以鸿磐为第一专家。其会通今古,精审之处,不减梅、戴敦元。尝与江藩共观其书,叹曰:‘鸿磐曾官指挥,当时以俗吏目之,失鸿磐矣。’”钱林亦谓其书“善言地理,胡渭、顾祖禹之亚也”。又著有《雪帆杂著》一卷、《尚书札记稿》四卷、《六观楼遗文》二卷。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又有济宁进士许君鸿磐字渐逵者,安徽候补同知,深于舆地之学,亡友凌君次仲亟称之。后见所著《雪帆杂著》一册,皆辨驳地理之说,不在朏明、祖禹之下。其论内地及外裔山川,了如指掌,盖四方经纬洞彻胸中,故不为皮傅之言也。在京师,与戴君金溪谈其《雪帆杂著》,金溪曰:“许君曾官指挥,当时以俗吏目之,失许君矣。”

钱林《文献征存录》卷六、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六皆有传,存目。(www.xing528.com)

许鸿磐《与凌次仲论方舆纪要书》:又承谕顾氏《读史方舆纪要》体大思精,命余考订地舆,以为依据。是诚然矣。然顾氏此书,以读史名,乃据《通鉴》而不据正史,意取梅注也,但不免舛错漏略之处。今粗以山川之著者数条言之。……顾氏之书,以读史名,而犹若此。以顾氏之才、之学,而犹若此,则著述岂易言哉?足下读破万卷,下笔固无虞此。然昔人云“善游者溺”,矜其所恃也。东坡每作文,即习用典故,亦令儿子辈检原书对之。今核其全集,舛错犹复不免。学欲博而择欲精,才愈大而心愈小,慎斯术也以往,庶乎其少失矣。

林昌彝《小石渠阁文集》卷二《许云峤六观楼文集序》:济宁许云峤进士鸿磐,少负俊才,博涉群籍,尤深于史。官指挥时,歙凌次仲教授方以经学鸣,见进士所作《雪帆杂著》,与甘泉江子屏共相叹服,其论海内山川及外裔形势,了如指掌,不在胡朏明、顾景范下。子屏撰《汉学师承记》,尝载其语于孔巽轩传中。既而改官皖南,由县令擢泗洲知州,所至有声。政事之余,著书不辍。尝谓顾氏《方舆纪要》端据涑水《通鉴》,而于迁、固以下诸史多未之及,金、元事迹尤略而不详,乃著《方舆考证》一书,凡顾氏所舛漏,一一辨正大旨,重沿革形势、山川险隘,凡兵机、河防、海防、屯政、水利,皆再三详考。此书可谓经世之大业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体大思精,然书以读史名,乃据《通鉴》,而不据正史,徒取梅之注,不免有舛错漏略之处。如浙江绍兴府若邪山下云:汉元鼎六年,遣戈船将军严助讨闽粤,出若邪,按助未尝为戈船将军,亦无出若邪事。考武帝纪建元三年,东瓯告急,遣大中大夫严助持节发会稽,兵浮海救之,助传亦云,建元三年,遣助以节发兵事,并不在元鼎年间也。……他如甘肃之固原州,本汉安定郡治高平,故北朝皆曰高平郡,唐于此置原州,后陷吐蕃,开元三年权置原州于临泾,即今之镇原县也,宋仍之,而于故原州置镇戎军,《新唐书》、《宋史·地理志》记载甚为明白,惟《明一统志》误以镇原县为原州,《纪要》因仍其谬,是又于沿革之际不考正史之一证也。顾氏书以“读史”名而犹若此,以顾氏之才之学而犹若此,则著述岂易言哉?云峤学博而择精,心细如发,于地理之学可与顾祖禹并存宇宙中。(《续修四库全书》第1530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