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礼学专家的教学方法改革

孔子:礼学专家的教学方法改革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礼学专家,孔子教授学生的基调是学礼,是很自然的。为了造就达礼的君子,孔子要求学生既有内心守礼的修养,又有言行合礼的教养;前者称质,后者称文,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所以成为一名受称颂的教师,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教学方法改革。

孔子:礼学专家的教学方法改革

作为礼学专家,孔子教授学生的基调是学礼,是很自然的。为了造就达礼的君子,孔子要求学生既有内心守礼的修养,又有言行合礼的教养;前者称质,后者称文,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品格和举止统一于礼?针对多数学生出身于非贵族阶层,孔子提出教育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文、行、忠、信。(一)文教,以传授诗、书、礼、乐的知识为主,这是守礼君子所必须的博物历史、礼仪、音乐等外在教养的训练。(二)行教,传授守礼君子必备的修身知识。(三)忠、信二教,都指言语教育;对君主和上级表示绝对服从叫忠,对自己说的话要注意影响叫信,两者其实都是传授处世态度尤其是政治态度的知识。“孔子的四教,每个方面都包括传授知识。他的整个教育内容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一种混合物。其特点是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说话到行为,从意识到作风,都逐步养成君子的风格。”

当时的贵族学校即官学,普遍实行强制灌输法,用严厉的学规包括体罚迫使学生盲从。私学要吸引学生,倘用官僚对付囚徒的方法进行教学,必定门庭冷落。私学的学生差不多都是成年人,也不能用教育儿童的方法。孔子所以成为一名受称颂的教师,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教学方法改革。他在这方面留下了不少著名的格言,至今被人们乐于引用。孔子的教育方法,是他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他的目的在于造就君子,因此他常被人们所称颂的若干方法,例如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无不围绕这个目的。同样,他常被人们指责的某些方法缺陷,例如轻视生产技术实践,拒绝讨论本体论哲学问题,也是由于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君子所不需要的。可以说,他的教育方法也具有浓烈的政治实用主义色彩。(www.xing528.com)

199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