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八佾》:探究孔子人格,如礼有何作用?

《论语·八佾》:探究孔子人格,如礼有何作用?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殷周以来,中国古代贵族文化概括在一个“礼”字上,孔子也是讲“礼”的,而且格外重视,他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给人以很深的印象。《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谴责“僭越”的话。孔子对“礼”的固守是基于他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所以,他坚持“礼”不可苟且。“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正是集中并突出强调了这种人文主义思想而成为其最伟大的代表。

《论语·八佾》:探究孔子人格,如礼有何作用?

殷周以来,中国古代贵族文化概括在一个“礼”字上,孔子也是讲“礼”的,而且格外重视,他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当时的一种变革就是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逐渐崩坏。照这种制度,不仅贵族和奴隶与平民之间有绝对的等级上的划分,大贵族与小贵族之间也有等级的划分。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等级,都有一定的合乎自己身份的制度,按照这种制度来做人办事就是“礼”,如果违背、超过了这制度,就叫“僭越”。孔子所谓“贵贱不愆”也包括这些内容。在孔子的时候,各种“僭越”的事情越来越多。《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谴责“僭越”的话。

孔子对“礼”的固守是基于他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在他的思想中,“礼”支撑着一个社会的稳定有序,这主要是从它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影响而达到的。所以,他坚持“礼”不可苟且。他极为重视“礼”的规距,由所使用的“礼”的不同而区分了人的不同,对一切象鲁国季氏那样以大夫的身份而僭用属于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八佾之舞”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且颇为看重“礼”的形式,认为也马虎不得的。比如,周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向诸候颁布来年的历书,历书中指明了来年有无闰月,每月的朔日是哪一天,这称为“告朔”。诸候接受历书后,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头羊祭于庙。子贡在鲁国从政时,曾经想把“告朔”祭庙所宰杀的这一只羊省掉不用。对此,孔子不赞同,说:“赐呀,你爱惜的是那只羊,我爱惜的是那一种礼。”(《八佾》)颜渊是他最喜爱的学生,颜渊死后,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自己的车子卖了给颜渊做一个外椁。孔子回绝了。他将颜渊视同自己的儿子孔鲤,而孔鲤死后,孔子也没有卖掉车子给他做椁。为什么呢?同样是因为“礼”:“我是跟随在大夫这个阶层后面的,不能没有车子而徒步出门。”(《先进》)

但是,另一方面,正因为孔子实际上注重的是礼对社会生活和人们心态的心理影响,所以,在很多时候他又更为看重、更注意考察礼能否发挥这种影响,总是一再地告诫人们要注意这个问题。

子夏有一次用《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几句诗为由头来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几句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呀?”孔子解释说,绘画是在素洁的底子上进行的,铺绘彩色是有了素色的构图之后的事。子夏接着说:“那么,这也就是说‘礼’也是靠后的事了?”他这种对“礼”的独到而又深入的思考,也使得孔子大为高兴,赞扬说:“子夏你真是启发我的人啊!从今往后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诗经》了。”(《八佾》)

《八佾》篇中还记载,一个名叫林放的人问孔子什么是“礼”的本质。顿时,孔子大有在“礼”的问题上获得了知音的感觉,称赞这是“大哉问”,问题的提出就很有意义。他没有正面解说何为“礼”的本质,而是使用了一种“退一步”的思路:“礼啊,与其过份奢侈,宁可朴素检约;丧礼,与其十分治办而神情平静,就不如心中哀戚。”“礼”的思想和“礼”的做法在当时是那样流行普及,对于孔子这样的思想者来说,在维护它的同时,就必然要思考一下真正的“礼”到底意味着什么。

孔子曾盛赞大禹,说:“对于禹,我是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他自己的饮食极差,却把祭品办得很丰盛;他自己的衣服很不好,却把祭服做得很讲究;他住的地方很简陋,却尽力兴水利修沟渠。禹,对于他,我真是无可批评了。”(《泰伯》)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对于大禹的赞扬显然是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是对于“礼”的认真,一丝不苟,另一个则是对国计民生的全力操办,同样做到了放弃自己的物质享受。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于百姓生计的关注,与对“礼”的重视至少是同等重要的。

在礼的问题上,孔子的突破、孔子的贡献,就是他提出一个“仁”字来。他所要求的“礼”,既有尊重、遵守上下贵贱的等级秩序,以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的一面,又有用对人的尊重爱护来充实“礼”的内容的一面。在对“礼”这种旧的贵族文化的维护中,孔子所添加进去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强调“人”的价值,强调“爱人”之“仁”对于礼的决定性作用。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离开“仁”就不成其为“礼”了。这样讲“礼”,就予以一种人文主义的新解释、新意义。许多传统的“礼”,最初是在一种神权思想和原始迷信的意味下被理解的——特别是丧礼和祭礼。可是到了春秋时代,这种神权思想和原始迷信,已经为一些开明的贵族所看破了。他们说“天道远,人道迩”,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已经是一种人文思想表现。孔子正是集中并突出强调了这种人文主义思想而成为其最伟大的代表。所以,孔子并不是传统观念的革命者,对于传统观念,他所进行的是一种平实质朴的、富有人性意味和大众色彩的改造。在天道观的问题上也是如此。(www.xing528.com)

关于“天命”,孔子这样说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天命”为殷周种族统治的官方思想,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先王有服(事也),恪谨天命。”(《尚书·盘庚上》)“有命自天,命此文王。”(《大雅·文王》)“天乃大命文王,殪(灭也)戎殷,诞受厥命。”(《周书·康诰》)但发展到西周,由于社会的变革——种族统治动摇,因而对“天命”的信念亦呈动摇,所谓“天命靡常”(《大雅·文王》),“天命不彻”(《小雅·十月之交》),认为“天命”靠不住,甚至说:“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尊沓背憎,职竞由人。”(《十月之交》)

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商的奴隶主迷信鬼神是很突出的。举凡大小事情都要求神问卜,一卜还得连问几次。商代的鬼神有天神、地祇、人鬼三类。最高的神则是“帝”,如卜辞“帝令雨”,也称“上帝”,他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能降各种灾害,能作威作福,这些在甲骨文中有大量的反映。

鲁迅曾说:“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虽然鲁迅在这里紧接着又对孔子那种“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不愿得罪社会和世人的“世故”作了嘲讽,但能够在巫鬼势力那么旺盛的时代,用不说来表示说“不”,已经说明孔子身上的人格独立性。他对于鬼神是否存在虽然不能否定,但却鲜明地持有一种理性的怀疑态度。子路向他问鬼神,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向他问死,他说:“未知生,焉知死。”(《先进》)他又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从这些话中,可见他是肯定人生,注重现实生活的。他认为迷信鬼神,就是不智,就是愚。但是他对于“丧”“祭”礼还是照旧重视,认为是不可改变的。一方面“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一方面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所重民、食、丧、祭”(《尧曰》)。丧礼是有关鬼的,祭礼是有关神的,鬼神可以不存在,但是与原来宗教有关的丧祭礼,仍要原封保存,原因是他将此视为是对于人的一种教育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在这一方面,孔子也是在旧框子中加上新内容。

他注重人伦关系,重人事而轻鬼神,所以虽然他在理智上怀疑鬼神的存在,但是涉及到祭祀鬼神的传统习惯,他就把这一问题提到人伦关系上来考察了。《阳货》中记载:宰我问孔子:“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时间也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行礼,礼仪必定会废掉;三年不奏乐,音乐也必定会失传。陈谷子已经吃完,新谷子又已经出来,钻木打火的木头也都改了。似乎一年的时间也就够了。”孔子问他:“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就吃白米饭,穿花缎衣,心安不安?”宰予说:“心安。”孔子说:“你要觉得心安,就去做吧。那有德行的人守丧,吃着美食也不觉爽口,听见音乐也不觉得愉快,住在舒适的家里也不觉得畅快,所以干脆不吃美食、不听音乐、不在家居,而住进‘凶庐’。现在你认为那样做心安理得,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退出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那三年的守丧,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啊,宰予难道没有三年的爱心去对待他死去的父母吗?”

孔子也接受了殷周以来宗教关于“天”和“命”的思想。子夏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这个“闻之”就是闻之于孔子。孔子自己也说:“天生德于予。”(《述而》)“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天丧予,天丧予!(《先进》)”“不怨天,不尤人。”(《宪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对此,墨子是不以为然的,他批评说:“执无鬼神而学祭祀,是犹无客而学客礼,无鱼而为鱼罟也。”(《公孟》)但孔子对于这个思想也有了比较重要的修正。他认为人作事成功失败是由天命决定的,但是人可以尽自己的力量,作他自己认为应当作的事情,不管结果是成功或失败。孔子认为,即使明知是不能成功的事,只要认为应该作,还是要努力去作。当时的人说他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宪问》),子路替他解释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这就是一种强调人格的力量,人的精神支柱、人的品德应该发挥作用的思想。一部《论语》中,孔子关于“天”、“命”的论述,都与言德有关。孔子认为“天”未必可信但有助于人的敬德,他思考的重点仍是人之“仁”,是敬德的思想,是要统治者作主观的努力以补“天”的不足,认为统治者的人格修养、由此而对政治的政进,搞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到上帝的保佑,可以巩固统治,从而稳定社会。

“人而不仁,如礼何?”孔子是既讲礼,又讲仁,而且往往更强调的是由仁导出来的礼,由礼显示出来的仁。这种人文主义的精神,不仅形成了孔子及其门徒充满人情意味的丧祭理论,更重要的是贯彻到他们整个道德思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不远离人而言天,不远离行而言知,不远离仁而言礼——在后来中国思想史上发生极为深远影响,形成了影响力最大的思想传统。拿这种人文主义思想来比从前旧贵族那种神权思想和原始迷信,无论如何,是不能不认识它的伟大进步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