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蛮族概念:探寻奴隶制度神权文明之外的世界

蛮族概念:探寻奴隶制度神权文明之外的世界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不应低估或者高估奴隶制度下文明社会中,上层个体对下层奴隶的“侵犯”性行为。可以说奴隶制度的文明性,同其意识形态的特点和覆盖的完整程度紧密相关。然而,在意识形态允许粗鲁和野蛮的区域,也就是在比较野蛮的奴隶制度下,或者神权微弱的地区,粗野的对待很难被神权的神圣性所正义化。因此,压迫甚至凌虐在野蛮的奴隶制度下来源于意识形态的不足。

蛮族概念:探寻奴隶制度神权文明之外的世界

奴隶制度是较强的阶级制度,即阶级等级分明、地位差异较大的制度形式。而奴隶制度又是多样性很大的等级制度,既可能让人处于极度迫害的状态,也可能形成周朝那种文明的温文尔雅的充满礼制的社会关系。原始社会之所以顺延演化为奴隶社会,是因为原始社会意识形态过渡到奴隶社会意识形态。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性稍稍为世俗权力裂开一个缝隙,就成为奴隶社会的神权意识形态。在奴隶社会早期的神权意识形态覆盖区域,如同原始社会一样是具有文明属性的,而在奴隶社会主体意识形态无法覆盖的区域,如同原始社会的文明无法覆盖的区域一样,是野蛮的。神权覆盖的核心区域,城市和意识形态完整的邦国、诸侯国、城邦等都是文明比较健全的,然而其余的广袤的荒蛮区域,则因为神权的存在和执行力度不同,形成了巨大的多样性的生存空间。

(1)在较文明区域,神权赋予人们较强的意识形态的时候,上层阶级对待下层阶级的特定行为模式被合理化。我们不应低估或者高估奴隶制度下文明社会中,上层个体对下层奴隶的“侵犯”性行为。即使如周朝这样温文尔雅对待下人的文明典范,也难以彻底避免侵犯。可以说奴隶制度的文明性,同其意识形态的特点和覆盖的完整程度紧密相关。侵犯、野蛮和过度极端的行为是否可能广泛存在于某一个奴隶社会呢?答案仍旧是多样性的。对于崇尚文明的神权意识形态中心区域,这些过度极端的对待,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然而,在意识形态允许粗鲁和野蛮的区域,也就是在比较野蛮的奴隶制度下,或者神权微弱的地区,粗野的对待很难被神权的神圣性所正义化。因此,压迫甚至凌虐在野蛮的奴隶制度下来源于意识形态的不足。而意识形态本身的缺陷,必然同该奴隶制度本身相互关联,从而滋生出巨大的叛离冲动。一旦有组织的反意识形态的组织开始兴起,这一奴隶制度就被迅速瓦解了。从某种意义上看,意识形态决定了奴隶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2)在文明程度较低的奴隶制社会中,奴隶接受文明教育的权利是被忽视或者被禁止的,并被灌输等同于动物的意识形态。那么其动物性也就偏离了神性,这本身就是对主体意识形态的反动,奴隶制度于是成为一种野蛮的军事压制制度,依赖强大的军事惩罚建立起基本的稳定性,这种制度从而立即偏离了神权意识形态,不但神权被自动瓦解了,而且反叛在所难免。

历史上,这是西方世界反复重复的一种噩梦,即使在今天的西方影视和意识形态范围中,仍旧有大量主题是围绕这种社会形态进行的。事实上这是一种“无意识形态”的暴力态,是一种极端的压制状态,可能是人被非人化对待的一种极致,这种状况的现实化本质就是人性的泯灭。西方世界之所以对其非常畏惧,就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已经出现苗头,西方人类开始有饲养人类将其食物化的苗头了。一部分人类被贵族作为高档保健品的原料不是历史罕见的事情,但是如果系统大规模推广,那么人类可能就面临毁灭和终结了。(www.xing528.com)

所以,似乎在西方的观念中,奴隶制度已经近乎等同于将某阶层物化甚至食物化的状况。从本质上看,这不是不可能的,而是一种技术上将部分人类食物化的趋势。这种趋势是极端技术化的结果。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这种趋势是将奴隶阶层去意识形态化,也就是将其彻底物化甚至食物化。他们没有接受任何意识形态的资格,从而不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那么他们就被灌输了“非人”的一种意识形态。

如果说历史上原始社会之后的奴隶制度的主流还不是这种“非意识形态化”的社会,那么历史上的奴隶制度应该还是人道范围内的一种类型。历史上奴隶制度期间是否有这样的“非人”制度,依据一般的猜测,应该还是有的,甚至在一些时期可能还会蔓延,比较普遍。这就是东西方民族畏惧的蛮族的原型,蛮族视他族为食物,视自己如动物,是一定程度上动物化的人群,是人类文明的伴生物。即使今天所谓先进的国家在对待他国的时候仍旧采取蛮族的方式,也是现代蛮族的类似物,现代的蛮族被技术提升到平均战力甚至之上,是历史上最为危险的年代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