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公制礼《论语》品读,盖晚好《易》

周公制礼《论语》品读,盖晚好《易》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公有德有位,制礼作乐;孔子有德无位,因而只阐述而不著作。缀周之礼,因鲁《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周公制礼《论语》品读,盖晚好《易》

【题解】

本篇主要记载孔子的所志所行,谦己诲人之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孔子的自述,门人弟子对孔子言行思想的观察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等。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释】

①述:传播旧的已有的内容。②作:指创造新的内容。③老彭:商之贤大夫。另一说为老聃、彭祖

【品读】

这是孔子的自述,是孔子对自己的说明和评价。“述”,只是把古代圣人的经典教授后人;“作”,即自己著书立说。周公有德有位,制礼作乐;孔子有德无位,因而只阐述而不著作。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这些都是先王旧说,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对古代文化相信且喜爱,好古敏求。事实上,任何“述”中都会有“作”。“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这样说的用意大概是认为要继承前代的优秀文化,传承后人,而且一个人的德行越好,心性为人就越谦逊,不会自夸自大。

【扩展阅读】

导言:孔子一生勤勉,周游列国,退而整理文化典籍,有益于文化传承和创新。

孔子成一王法

周道既衰,坏于幽、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以圣德遭季世,知言之不用而道不行,乃叹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于是应聘诸侯,以答礼行谊。西入周,南至楚,畏匡厄陈,奸七十余君。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究观古今之篇籍,乃称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也!”又曰:“周监于二世,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缀周之礼,因鲁《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选自《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

退修诗书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

①识(zhì):记。

【品读】

孔子一生勤学不已,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从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孔子说:“这些事情于我有何难呀?”孔子的那种勤勉和自信,令人敬仰。在世人的眼中,孔子是圣者和仁者,而孔子以为乃是自己学习工作、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勤勉努力的结果。本篇有曰:“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孔子虽然不以仁圣自居,但好学之至,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不厌其烦地去做,这样就有可能成为圣人,如果一个人徒有美质而无好学之心,只能算是鄙陋之人。《孟子·公孙丑上》说,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扩展阅读】

导言:仁、圣是很高的境界,没有天生而成者,而是重在后天的勤勉修习,这种修习持续不断,故而夫子曰“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

学为什么能“不厌”?因学非手段,乃目的自身,此学即修身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亦斯之谓乎?此外,此“学”也应包括为学而学,即为科学而科学之快乐,这在今日及今后甚为重要。(选自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90页)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①徙:改变,变化。

【品读】

孔子成为仁圣,就在于勤奋不息,孜孜不倦,具体落实儒学的人生观。人的德行一定要不断修养才能有所成,学问要交流议论才能越来越明确,听到善义之道一定要实践学习,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需要积极改过,这些是学者的要务。孔子自勉自任,既忧虑世人做不到这些,同时也以此四事自勉。朱熹说:“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朱熹《论语集注·述而第七》)

【扩展阅读】

导言:学如逆水行舟,需要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努力。

君子之学

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选自《荀子集解》卷十九《大略》)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品读】

孔子盛年之时,怀有行周公之道的志向,日思夜想都仿佛能见到周公。待到日渐衰老,无力践行心中之道,很久不曾梦到周公。梦之于孔子而言,是其行道志向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孔子对自己人生理想的寄托方式之一。虽然行道之心没有老少之分,但行道之身却垂垂老矣,故而孔子很是感慨。人生在世,就应该有梦想。孔颖达说:“庄子意在无为,欲令静寂无事,不有思虑,故云圣人无梦。但圣人虽异人者神明,同人者五情。五情既同,焉得无梦。”(《礼记注疏》卷七)

【扩展阅读】

导言:人能专心致志,勤学苦思,则日有所想、夜有所梦。

为学重在精熟

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故曰:“精而熟之,鬼将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选自《吕氏春秋集释》卷二十四《博志》)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释】

①据:执着坚守。②依:顺从,不违背。

【品读】

孔子收徒,有教无类,心胸博大。“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十条肉脯,很微薄的礼物。古人相见,必执礼物为贽。只要带着薄礼去拜师,孔子都会进行教导。而孔子教育,以道、德、仁、艺为内容,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坚守,以仁为凭借,修习射、御、书、数等技艺。孔子培养学生,首先应当立志,有志于学而无暇其他。其次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人之习艺,不仅成才,更可以提升品德素养。因而,《礼记·学记》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未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①愤:内心求通而未得。②悱(fěi):想说却不能够恰当地说出来。③隅(yú):角落。

【品读】

孔子说自己教导弟子,要对方诚心求知才会告知,告知之后,还要学生能自己有所领悟,才能接着传授。不等学生内心愤悱有所求就讲授,那么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则不牢固,等到学生有求知欲的时候学到的知识才是扎实、丰富的。比如一张桌子有四个角,指示一个角,如果学生不能知道还有另外三个角,即做不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不再教导他了。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学生能够有自己的思考,当思而不得之时,有疑惑之时,老师及时加以指点,则豁然开朗、融会贯通了。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

①暴虎冯(píng)河: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品读】

孔子对颜渊说:“如果被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能这样做的也只有我和你了。”子路平常以勇敢自任,军事乃其所长,看到孔子称赞颜回,就说:“夫子如果统率三军,将跟谁一起?”其实内心很是希望孔子对他的勇敢有所肯定,孔子却说:“空手搏虎,徒步涉水过河,死而无悔,那样有勇无谋的人,我不跟他一起。面对事情时一定是要内心有所畏惧,能靠智谋成事的人,我意愿和他在一起。”孔子以暴虎冯河来比喻,意思是说做事要知深浅、懂进退,不可做有勇无谋之人。

行军打仗,不能仅凭勇敢,要临事能惧、好谋始定。因为,军事不能必胜而无败,胜败也不尽在我,统率三军,尤其应该谨慎,所谓“兵者死地,战危事也”。本篇曰:“子之所慎:齐,战,疾。”齐,即斋戒,是古人祭祀之前洁净、修整身心的准备工作。孔子所慎重对待的事情有三:斋,战,疾。斋戒、祭祀是自古备受人们重视的事情,必以虔诚之心对待,所以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必定要被重视。战,是关乎百姓生死、国家存亡的事情。疾病一事,关乎个人本身的生死存亡。所以这些都要被慎重对待。

【扩展阅读】

导言:士生于世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积累才干,锻炼能力,“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现在的话说,即“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展示的”。

孟子论士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选自《孟子集注》卷十三《尽心上》)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

①为:赞同,帮助。

【品读】

据《史记·卫世家》记载,卫灵公的世子蒯聩,与其母南子有矛盾,想要谋杀南子而未遂,灵公怒,世子蒯聩逃到宋国。到鲁哀公二年春,卫灵公薨,夫人南子称君遗命立公子郢,郢推辞不受,说还有蒯聩之子太孙辄在。于是辄被立为国君,即卫出公。这年六月,被逐的蒯聩借晋国之力回到卫国,与子争位。但卫君辄却拒蒯聩的回归。此时孔子与众弟子正好在卫。众弟子都好奇在这场父子之争中,孔子会不会帮助卫君。冉有私下问子贡:“夫子会帮助卫君辄吗?”子贡也想知道,就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们是古之贤人。子贡又问:“伯夷、叔齐的内心是否有怨恨?”伯夷、叔齐是殷孤竹君的长子和三子,其父欲立叔齐为君。等到孤竹君去世,叔齐让王位于长兄伯夷。伯夷说:“你继承国君之位是父亲的遗命。”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王位,也逃走了。百姓就推孤竹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子贡所说的“怨”是指伯夷怨父,叔齐怨兄。孔子再回答说:“伯夷、叔齐兄弟让国,二人皆是求仁得仁,没有怨恨。”伯夷能顺其亲,可以称得上孝;叔齐能恭其兄,可以称得上悌。孝悌是仁之本,这样又有何怨。蒯聩和辄是父子,为君位而相争不已;伯夷、叔齐是亲兄弟,互相推让,最终都抛弃了君位,两相对照,其高下立见。由此可知,孔子讲让,并不赞成相争。父子争国是恶行,子贡由此知孔子之意,出去告诉冉有说:“夫子不会帮助辄的。”孔门师徒之间十分默契,既熟悉典故,又彼此了解对方谈论问题的方式,以历史范式,来处理现实问题,很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①加:同“假”,借。(www.xing528.com)

【品读】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五十岁学习《易》,就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学《易》,能使人明白吉凶消长、进退存亡之理。懂得变通之道,就能适于时,适于世,而不会有大的过错。孔子强调了学《易》的重要性。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而韦编三绝。可见孔子对《易》的喜爱程度。

韦编三绝

【扩展阅读】

导言:《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来自远古巫术,结合历史经验,走向理性化,充满辩证思想。

设卦以观象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象也。所变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选自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卷八《系辞上》,中华书局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

①雅言:即官方统一语言普通话。②执:行。

【品读】

孔子行事、思想观念的记载都是由其门人弟子平日里观察总结而得,与孔子自述有着不同的视角。孔子平时读《诗》《书》、赞礼时,一定会用雅言。诗的作用是理性情,书的作用是导政事,礼的作用是谨节文。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孔子平时讲鲁语,但在讲诗书礼的时候却用普通话,怀有天下一家的理想。

本篇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从来不讲怪异、武力、悖乱、神怪之事。这些都不是有理且正的事情,所以孔子不说这些。孔子多讲恒常之事,而不讲怪异;讲德行,而不讲武力;讲治世,而不讲乱世;讲人事,而不讲神怪之事。比如,“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认为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之德行功业有诸多长处,何必去谈那些怪诞之事。孔子避而不谈,在宰我的一再追问下,孔子强作理性回答,黄帝“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大戴礼记》卷七《五帝德》),否认人能够活三百年之说。可见,孔子关注现实生活,而非虚无之世界,这正是儒家的实践理性精神之所在。

而且,孔子也是仁人,从许多小事可以看出其仁人之本心,如“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用钓竿钓鱼,而不用大网网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扩展阅读】

导言:孔子对于“死亡”的态度,倾向于存而不论,这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智慧。孔子以为,多谈死亡,恐怕孝顺的子孙就会忙着考虑如何送死,以便侍奉已故的长辈,这就是妨害活着的人。

孔子论死亡

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选自《说苑校证》卷十八《辨物》)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

①女:同“汝”。②奚:疑问代词,为什么。

【品读】

叶公,字子高,楚大夫沈诸梁,为叶县尹,僭越而称公。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因而子路一时回答不上。孔子得知后说:“你为什么不说,他为人一心向学,发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而忘忧,不知衰老将会到来。”孔子的回答很是超然,超出了世俗的功利是非,而从勤学上进、进入仁境的心态来说。实事上,此乃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孔子认定自己是好学之人,他还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大戴礼记·制言》说:“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寝。”孔子勤学不已,《礼记·中庸》说:“《小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因有这样的仁境,孔子才能正道直行,无畏无惧,表现出一种不厌不倦、不息不已的生命精神。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注释】

①敏:奋勉。

【品读】

当时一般人皆以孔子为圣人,对于一切事理,乃生而知之者,因而孔子说:“我并不是生来博学,且知义理。而是好古,勤奋,通过不断学习而博学。”孔子讲了后天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孔子对人的资质做出过划分,具体是“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篇》)。孔子说自己并不是生而知之者,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是因为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孜孜不倦,思维敏捷,靠后天勤奋努力学而知之。好古,即重视、珍贵历史经验之积累、学习。时间之长河,乃由往往以至今日而构成,知道过去,才能合理地、更好地安排当下,预知未来。

【扩展阅读】

导言:历来论学,有才(天赋)与学(学习)之说,才不可久恃,只有后天的学习,方可使才得以长久。

其惟学乎

孔子曰:“可与言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其身体不足观也,勇力不足惮也,族姓不足称也,宗祖不足道也,然而可以闻于四方,而昭于诸侯者,其惟学乎。”《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学之谓也。(选自《韩诗外传集释》卷六)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①二三子:谓诸弟子。

【品读】

孔子说这番话的场景可能是弟子们怀疑孔子有深奥学问、至广至大之道,没有传授给他们。因而孔子说:“诸位弟子,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吗?我没有丝毫隐瞒。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做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孔子表明,作为老师,自己的言行、思想都可以公开,自己的知识、学问、道德、文章,都可以向学生传授,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而且,其用意也在于提醒弟子们不要只在言语上求深奥高远,还要重视身教、重视实践行动,躬行以求真实,学问是知行合一的。《阳货篇》说:“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注释】

①亡:同“无”。②约:穷困。③泰:这里是奢侈的意思。

【品读】

孔子对于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感到失望,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难以找到他心目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却比比皆是。孔子希望看到更多的君子和有恒者来改变礼崩乐坏的状况。因而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见到了,能见到君子,就可以了。”朱熹说:“圣人,神明不测之号。君子,才德出众之名。”孔子感慨于时代之昏暗、混乱,不得圣人之治,希望能够有才德出众之君子,以治理天下。而现实的政治是,君子也难见,因而希望能够见到善人;善人不得见,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够见到始终如一、持之以恒之人。什么是“有恒者”呢?孔子从反面来说,什么是“无恒者”:“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有,这样的人是难以有恒心的。”就是说,执政者如果以无为有、以虚充实,虽贫困却仍然穷奢极欲、奢华之致,当然是坚持不下去的。孔子这样的认识,彰显当时社会的现实状态,感喟大道不行于世。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品读】

孔子自认为不是圣人,只是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孔子说:“可能有这样一种人,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跟随学习;多看,将看到的内容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这些也是学习的方式,反对那种无知妄作的方式。孔子本人就很善于从所见所闻中学习。有一个小故事说,孔子渡江时,见到“一身九尾”的鸟,当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只觉得它非常怪异。孔子以前听到河上有人唱歌:“鸧兮鸧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长兮。”后来孔子和子夏见到这种九头鸟,孔子说这是鸧。子夏好奇孔子从何而知,孔子说是因为听到过河上有人唱“鸧兮鸧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长兮”。

而且,从进德修业来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但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躬行实践,深入理解,进而化为自身的能力。“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向来既要求书本学问,也重视实践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做到君子的水准,希望自己能于实践方面再接再厉。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注释】

①互乡:地名,现在已不详其所在。②与:赞许。③洁己:洁身自好,努力修养德行。

【品读】

本篇有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文指文献、古籍等内容。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行指实践方面的内容。此外,还要有各种美好的品行,比如忠、信,要求待人尽心竭力,诚实守信。以上说的四种只是孔子教学内容的一个大体概括,即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在《论语》中,也有孔子教育的具体生动事例。互乡那个地方的人,多习于不善,很难与之言善。一个童子来求见孔子,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认为孔子不应该见互乡来的人。孔子说:“要认可、赞成他的进步,而不赞成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分呢?别人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应当肯定他的改正,不要死抓着他的过去不放。”这件事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且宽容大度的态度;人皆可教,错皆可改。而且,要重视后天的学习、教育,塑造品性,养成道德,这才是儒学的基本精神,而人性、人道、善行、善业都是由此而获得的。孟子对学生的教育,也和孔子一样有“往者不追,来者不距。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的态度。

【扩展阅读】

导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允许别人犯错误,肯定其改正错误,积小善而至大功,才是正道。郭林宗肯定其乡人贾淑改过从善,正是孔子见互乡童子之意。

贾淑改恶从善

贾淑字子厚,林宗乡人也。虽世有冠冕,而性险害,邑里患之。林宗遭母忧,淑来修吊,既而钜鹿孙威直亦至。威直以林宗贤而受恶人吊,心怪之,不进而去。林宗追而谢之曰:“贾子厚诚实凶德,然洗心向善。仲尼不逆互乡,故吾许其进也。”淑闻之,改过自厉,终成善士。乡里有忧患者,淑倾身营救,为州闾所称。(选自范晔《后汉书》卷六十八《郭泰传》,中华书局)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注释】

①荡荡:宽广的样子。②戚戚:忧愁、烦恼的样子。

【品读】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烦恼。”这是一种生活境界。君子有道德、有知识,于人情物理看得很透彻,循理而行,举动皆合,不会患得患失,正道直行,所以常常舒泰。而小人多被物欲促使,未得富贵爵禄之时,无时不想得之;既得之,又时时担忧失之,因而常常忧惧。而且,小人欲望无穷,没有满足之时,所以多烦恼。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包容他人,不斤斤算计个人利害得失。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患得患失,欲望无穷,则时常烦恼,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扩展阅读】

导言:君子坦荡,乃心地无私;小人戚戚,则欲望太重,私心过多。

君子有终身之乐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选自《荀子集解》卷二十《子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