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技术改变社交模式:探析社交媒介对用户社会关系的影响

新技术改变社交模式:探析社交媒介对用户社会关系的影响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技术深刻变革社会关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无独有偶,过去十年问世的新兴传播技术多为社交媒介。这些新式社交工具或平台重塑了既定的社交模式,衍生了新的社会交往行为,进而改变了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交往实践。有研究以Facebook用户的社交网络实证实验为依托,基于自我披露的功能模型和用户在Facebook中上传的照片、评论以及私信,分析了用户在社交媒介中自我披露的动机和特征。

新技术改变社交模式:探析社交媒介对用户社会关系的影响

新技术深刻变革社会关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无独有偶,过去十年问世的新兴传播技术多为社交媒介。这些新式社交工具或平台重塑了既定的社交模式,衍生了新的社会交往行为,进而改变了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交往实践。媒介效果研究兴起了探析新式社交模式的潮流,并且出现了从社会心理学路径分析社交媒介效应的新转向。用户在线的“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自我呈现”(Self-presentation)和“自我认同”(Selfidentity)成为互联网时代媒介效果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一)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

与线下交往不同,在线互动往往是去身体化的。由于附着于身体的诸多人际线索被清除、过滤,参与线上交往的主体不得不想方设法弥补这些关键信息的缺失。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进行自我披露。事实上,不同程度的自我披露对在线关系的构建和维系都至关重要。毫无疑问,用户的在线自我披露受到社交媒介内在结构和技术可供性的限制,呈现出与线下不同的特征。

由于网络媒介环境为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多样化的支持,用户可以在网络中对具有不同亲密感的好友进行广泛而统一的自我披露[89],这与传统自我披露模式中的前提——假定信息表露只限于亲密的和受信任的关系之中[90]相悖,公共论坛和个人内容并存的传播模式打破了公私之间的界限。

基于此,有学者认为在网络媒体的语境下,传统的关于媒介中自我披露的研究视角应该被重新思考。有研究以Facebook用户的社交网络实证实验为依托,基于自我披露的功能模型和用户在Facebook中上传的照片、评论以及私信,分析了用户在社交媒介中自我披露的动机和特征。结果表明,“用户会在自我披露中根据社交媒介的媒介可供性(media affordance)的不同,追求具有策略性的目的。关系的亲密性和媒介可供性两者会一同影响自我披露的目标。”[91]

已有研究证明信息的自我披露是关系亲密的前兆,自我披露之后受众会针对自我披露的信息进行解读。那么,这种解读是否会因为关系亲密度和表露内容的私密性发生改变?解读是否会影响到受众和表露者的亲密关系?有学者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两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私下的信息披露会被认为比公开的信息披露更为亲近。另一方面,通过Facebook公开交流,亲密关系可能更难实现,因为公开交流的私密信息被视为不那么合宜。总而言之,“这些结果展示了社会技术的可供性如何形塑了社交关系中对自我披露的感知,并且提出了对社交网站中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维持的新的理解”[92]

还有研究者关注到了用户对待在线自我披露和在线社交的态度与Facebook在线社交频率和线下社交频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关于在线披露和在线社交的态度都可以直接预测在线社交以及社交关系的亲密性;在较低和适中的自我披露态度下,通过分析在线社交的态度能够预测线上社交的频率,态度越积极则频率越高;然而对于自我披露过为积极的态度将使这一关系变得不显著。[93]

(二)自我呈现(Self-presentation)

社交媒介不仅为用户的自我披露提供了场所,也用其自我呈现提供了舞台。在虚拟和匿名的网络空间中,社交媒介成为用户体验不同身份、实现社交目标的“身份实验室”[94]。已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介作为自我表达、沟通和自我推销的平台,用户和平台之间实际上在进行一场在线身份控制的博弈。相较而言,Facebook特别注重个性化的自我展示,而LinkedIn的界面则迎合了专业化职场需要。[95](www.xing528.com)

凭借数字技术的编辑和修正功能,再加上网络交往不能即时当面核实的特点,社交媒介为用户展陈一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提供了平台。通过观察和分析在线约会网站用户的自我呈现,研究者发现用户的在线形象与线下实际想象往往存在差异,而在这之中,性别又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变量。有证据表明,女性用于在线约会网站资料中的照片,会比男性的照片相较于实际形象差距更明显,甚至呈现的形象会更老,包括发型、皮肤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另一影响因素是社交媒体用户的外貌吸引力。当他们对自身外貌吸引力评价越低,他们就越可能去修改社交资料中的照片的外貌让其更具吸引力,并且可能在那些关乎外貌的资料(身高、体重和年龄)中作假,但这种欺骗行为并不会扩展到那些与外貌无关的资料中。换言之,“这种欺骗行为是有限的并且是极具策略性的”[96]。由此可见,线下社交行为会影响用户的在线交往实践。

与此同时,在线社交也会反过来影响线下行为。有学者将之称为“普罗透斯效应(Proteus Effect)”,亦即代表线上虚拟形象的“化身”(Avatar)对线下行为造成影响。实验证明,人们在线呈现的虚拟形象可以改变其在基于虚拟现实的在线社区中的表现,并且“这种改变会进一步映射到随后现实中的面对面交流。”另外,Facebok用户发布自我披露信息所选择的媒介(文本或图片)会影响他人对其社交属性(外向型或内向型)的判断。研究者发现,孤立的文本式自我披露比照片更能强烈地影响他人对发布者社会定位的判断。而当同样的信息线索同时出现在Facebook,且所有其他个人资料信息都保持不变时,以照片的形式进行自我披露比文本式自我披露更能影响他人对发布者社交属性的判断。[97]还有学者探讨了虚拟形象呈现对团队成员工作效率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小组成员之间的虚拟形象视觉相似程度高,或者虚拟形象和本人外表更相似,那么相较于对照组,小组成员在解决任务时能够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小组也体现出更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同时,团队内部沟通交流的内容分析结果也表明,视觉相似程度高的小组能够更有策略地进行交流,更有动力地解决问题。[98]类似的研究还发现,在网络论坛上进行讨论、会谈和学习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更易于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99]为此,有学者认为社交网站有助于促进人际交往,拓宽社会关系,并提供关于政治参与的有价值的信息。

(三)自我认同(Self-identity)

社交媒介就像一面镜子,不仅投射出用户的自我形象,还映射出其对自我的认知。大量研究已证明,社交媒介在用户的自我认同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的概念认为,个人会以和他人进行比较来形成对自我的认同。从这一视角出发探讨自我认同的探究表明,线下的社会比较在影响自我认知和情绪的同时,甚至可以影响到身体健康。[100]有学者研究了人们如何在Facebook上进行社会比较、如何看待来自Facebook的好友现状,及其可能会对他们情绪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自尊者在接触到Facebook好友的负面消息时会感到更快乐,但如果负面信息来自不太亲密的朋友时,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2)对低自尊心者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101]

有学者基于自我认知的社会心理学模型,分析了视频游戏中虚拟形象对自我认同的影响。结果证实,视频游戏提供给玩家代入新社会角色的可能,玩家在视频游戏中处理游戏角色或社会角色是一种最好的进行身份认同的方式。[102]一方面,游戏像是“换装实验室”,为用户创造了代入不同角色的可能性,让他们能更易于接近其理想中的角色;另一方面,网络游戏中的社交属性赋予用户在虚拟角色中实现自我的路径。

综上观之,层出不穷的社交媒介不仅重塑了已有交往模态,而且形塑了用户的社交心理和行为。通过塑造用户的自我披露、自我呈现、自我认同,社交媒介深刻地影响了个体的身份构建和自我认知。与之相关的研究征用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拓展了一条媒介效果研究的社会心理学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