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析解比较:SolidWorks®Simulation

解析解比较:SolidWorks®Simulation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无限长的带孔矩形板受拉问题具有解析解,可以用来与有限元解作比较。为了与解析解作比较,采用SI国际单位制更为方便,因为SolidWorks中的模型是用毫米定义的。因此误差为SolidWorks Simulation结果和解析解的误差为1.42%,但这并不一定表示SolidWorks Simulation的结果更差,或与真实值存在着1.42%的误差。SolidWorks Simulation同时也考虑到事实上板的长度是有限的,而非解析解所认为的长度是无限的这一因素。

解析解比较:SolidWorks®Simulation

一个无限长的带孔矩形板受拉问题具有解析解,可以用来与有限元解作比较。

WDT分别表示板的宽度(100mm)、孔的直径(40mm)以及板的厚度(10mm)。P是板所承受的拉力,大小为110 000N或24 729lbf。为了与解析解作比较,采用SI国际单位制更为方便,因为SolidWorks中的模型是用毫米定义的。

σn是孔所在横截面上的平均应力Kn是应力集中系数,σmax是最大主应力,它们有如下关系:

回顾算例default analysis中的【P1:第一主要应力】图解,最大值达到了415.78MPa,这大致相当于60.3ksi。因此误差为(www.xing528.com)

SolidWorks Simulation结果和解析解的误差为1.42%,但这并不一定表示SolidWorks Simulation的结果更差,或与真实值存在着1.42%的误差。

在进行结果比较时必须谨慎对待,注意解析解只有在平面应力假设下,板的厚度非常薄时才有效。SolidWorks Simulation在计算具有一定厚度(10mm)的三维模型时,给出了沿厚度方向分布的应力。SolidWorks Simulation同时也考虑到事实上板的长度(200mm)是有限的,而非解析解所认为的长度是无限的这一因素。

此外,对应力结果的进一步检查发现,用户可以得到通过板厚度的应力梯度,这并不是分析模型所要求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SolidWorks Simulation可以提供比其他分析软件更多的应力细节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