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唱指挥左右手的配合与补充方式

合唱指挥左右手的配合与补充方式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说,合唱指挥左右手的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唱指挥在指挥的过程中,左手可以加强右手的表现,增强合唱音乐的感染力等。收拍也是如此,左手应配合好右手,协调做出各种不同变化的收拍动作。

合唱指挥左右手的配合与补充方式

合唱指挥的左右手各自担任不同力度的指挥任务,如美国传统歌曲、无伴奏合唱《祝你有快乐的圣诞》(派克编曲,盛茵译配)开始乐句的卡农重复,左手在做出男声部渐弱手势的同时,右手却要做出女声部f的进入,要重点表现好f进入前的吸气预备,这样女声部才能唱出与男声部不同力度的声音,以达到不同声部中不同的力度变化。因此,对于合唱指挥来说,实现左右手的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来说,合唱指挥左右手的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唱指挥在指挥的过程中,左手可以加强右手的表现,增强合唱音乐的感染力等。比如,当力度增强时,在右手扩大指挥线条幅度的同时,左手常以手心朝上或者以手位上扬的状态来表示渐强的进行。例如,《缆车》〔[意]丹查(Louis Denza)词曲,乐华、贺锡德译配〕片段的后三小节的渐强,左手以手心向上、手位上扬的状态表现出此处18拍的持续渐强,右手随着渐强的进行逐步加大基本拍的幅度和力度,双手达到同一个渐强的目标。相反,当力度减弱时,可将左手掌心向下压或者手位逐步向下、向里的移动等形式加以暗示,并可以在合唱音乐带有戏剧性变化时,做出提口盖、握拳状等各种启发性动作进行提示。例如,《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词,中央乐团集体创作,田丰执笔)的结尾,“如”字渐弱之后,“血”字16拍半的长音渐弱,左手手位用逐步向下、向里的移动来表示渐弱,直至两个pp,右手同时按其节奏,由大渐小逐步缩小基本拍的动作幅度,双手共同完成长音的渐弱。

第二,合唱指挥在指挥的过程中,左手可以协助右手做好起拍、收拍和基本拍子的指挥动作。一般来说,乐曲无论是强拍起或弱拍起,左手都应协助右手做好不同的起拍动作,如各种不同要求的起音呼吸与表情的预备等,都应主动地配合右手做出协调的动作。收拍也是如此,左手应配合好右手,协调做出各种不同变化的收拍动作。例如,《故乡的黄昏》〔[匈]巴托克(Béla Viktor János Bartók)曲,苏乔夫(Suchief)改编,盛茵译配〕结束句上的最后收拍,左手的手势由上而下、由大而小的变化,指示演唱者声音逐渐地变弱,然后再与右手协调做出逆的收拍预备至收束(例7-1)。

例7-1:《故乡的黄昏》(节选)

第三,合唱指挥在指挥的过程中,左手可以停止后再起动,以指示声部的进入,指示分句及深呼吸,指点逻辑重音,并能勾画完整的力度线条,配合右手,照应合唱音乐的陈述、分句、停顿和收束。

第四,合唱指挥在指挥的过程中,若是遇到不同声部中长音与短音的同时结合的情况,应用左手指挥长音,用右手指挥短音。比如,《祝酒歌》的结束句,女声部长音九拍半,男声部演唱动感性很强的音调,左右手共同完成不同的任务,左手以保持的手势动作指挥女声部,右手按进行节奏指挥男声部,直至结束前一拍与流动的右手动作合为相同的收拍预备动作直至最后收拍(例7-2)。(www.xing528.com)

例7-2:《祝酒歌》(节选)

第五,合唱指挥在指挥的过程中,若是遇到带有伴奏的合唱作品,要以指挥的便利为依据,并视伴奏乐器的位置,决定两手的分工。如果伴奏乐器(如钢琴)在指挥的左边,最好是用左手指挥伴奏,右手指挥合唱,待合唱结束后,右手还可再来协助左手指挥伴奏。比如,黄河大合唱《黄水谣》中乐段式的补充。如果是乐句式的补充,时间很短,就没必要进行协助了。比如,《乘着歌声的翅膀》〔[德]海涅(Heinrich Heine)原诗,门德尔松曲,杨鸿年编合唱〕、《月亮颂》〔选自歌剧《水仙女》,[捷]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曲,喻宜萱、周美玉译配,王克俭编合唱〕的结束句。

第六,合唱指挥在进行指挥时,如果一只手无法将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则可以加入另一只手来协助。

第七,为了确保合唱指挥能够较长时间地、精力充沛地开展指挥活动,可以左右手交替进行指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