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晶体对X射线衍射的光学教程

晶体对X射线衍射的光学教程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世纪出现的空间点阵学说认为,晶体是由原子有规则地按周期排列而构成的,基于这个思想,1912年劳厄提出由于晶体有规则地按周期排列,晶体中原子间距约为1数量级,晶体可作为X射线的三维衍射光栅。弗列德里希和克尼宾很快用实验证实了劳厄的想法,不仅证明了X射线的波动性,同时决定性地证明了空间点阵学说的正确性。当相邻晶面反射的X射线的光程差2dsinθ是波长的整数倍时将出现衍射最大值,有上式称布喇格公式。

晶体对X射线衍射的光学教程

X射线是伦琴在1895年做阴极射线实验中发现的,又称伦琴射线,X射线是一种穿透线很强,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波长在10-3~1nm,由于X射线的波长极短,普通光栅的光栅常数d≫λ,用普通的衍射光栅是无法观察到其衍射现象的,因此直到1912年人们都无法证实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19世纪出现的空间点阵学说认为,晶体是由原子有规则地按周期排列而构成的,基于这个思想,1912年劳厄提出由于晶体有规则地按周期排列,晶体中原子间距约为1Å数量级,晶体可作为X射线的三维衍射光栅。弗列德里希和克尼宾很快用实验证实了劳厄的想法,不仅证明了X射线的波动性,同时决定性地证明了空间点阵学说的正确性。

英国物理学家布喇格父子对X射线通过晶体产生的衍射现象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晶体是由一系列平行的晶面组成的,各晶面间的距离都是d,如图2-23所示,单色平行X射线沿与晶面成θ角的方向向入射晶体,θ角称掠射角,X射线一部分被第一层晶面反射,部分进入晶体内部,然后被第二、第三层晶面反射。当相邻晶面反射的X射线的光程差2dsinθ是波长的整数倍时将出现衍射最大值,有

上式称布喇格公式。

(www.xing528.com)

图2-23 布喇格公式推导

由于晶体是三维的,一块晶体内部有许多平行晶面簇,图2-24画出了三种可能的晶面簇,当X射线射到晶体表面上时,不同的晶面簇有不同的掠射角θ和晶面间距d,只要满足式(2-40),在相应的反射方向上将出现衍射最大值。

图2-24 不同取向的晶面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