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脚型成果!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脚型成果!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7正步图2-18丁字步小八字步:两脚跟相靠,脚尖分别对2、8点方向,身体及头向正前方向,重心在两脚上,如图2-19所示。①小踏步:身体对2点方向,双脚在左丁字步位置上,左腿直立为重心,右脚向左侧后6位撤步,右脚虚踏地,右膝稍弯,双膝内侧相靠,头向左前侧8点方向,如图2-21所示。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脚型成果!

1.基本手型

(1)掌型。

兰花掌:要求食指至无名指挺直,虎口收紧,拇指向中间靠拢,但不完全贴上,也叫兰花指或兰花手,如图2-1所示。

②虎口掌:要求虎口张开,拇指根向手心用劲儿,要求手心有一个自然的沟,其余四指微张开,掌的外侧用力,如图2-2所示。

图2-1 兰花掌

图2-2 虎口掌

(2)拳型。

①半握拳:要求食指至小指并拢向掌心弯曲成空心拳,拇指内屈紧贴食指、中指,如图2-3所示。

佛手拳:要求食指至小指依次从第一关节内屈掌心于指根部,形成阶梯状,拇指内侧紧贴食指,如图2-4所示。

③实心拳:要求食指至小指并拢,向掌心卷曲成实心拳,拇指紧贴中指,如图2-5所示。

图2-3 半握拳

图2-4 佛手拳

图2-5 实心拳

(3)指型。

①单指:要求食指挺直,拇指与中指指尖在掌心前相搭,其他二指自然内屈(或小指翘起),有两种做法,如图2-6、2-7所示。

②剑指:要求食指向中指并紧、挺直,拇指与无名指指尖在掌心相搭,如图2-8所示。

图2-6 单指1

图2-7 单指2

图2-8 剑指

2.基本脚型

(1)勾脚:要求拇指带动全脚经上回勾到最大限度,脚心向上翻,如图2-9所示。

(2)绷脚:要求拇指向下压,脚背向外绷起,如图2-10所示。

(3)勾绷脚:要求拇指向上回勾,脚背向外绷起,如图2-11所示。

图2-9 勾脚

图2-10 绷脚

图2-11 勾绷脚

3.勾绷脚组合训练

准备位置:身向1点方向,吸腿团身准备。

准备音乐

(1)1~8拍:保持准备位姿态;

(2)1~8拍:双腿伸直,至基本坐姿位置,绷脚,双手体侧,指尖点地;

第一段:

(1)1~2拍:双勾脚;

3~4拍:双绷脚;

5~6拍:双手扩指抖手经体侧至上位交叉;

7~8拍:抖手落下至准备位;

(2)1~8拍:重复(1)1~8动作;

(3)1~2拍:双勾脚;

3~4拍:双绷脚;

5~6拍:双勾脚;(www.xing528.com)

7~8拍:双绷脚;

(4)1~4拍:双手抖指抖手经体侧至上位交叉;

5~8拍:抖手落下至准备位;

第二段:

(5)1~2拍:右脚收至脚踝处,平脚踏地;

3~4拍:左脚收至同右脚并拢;

5~8拍:吸腿抱团身;

(6)1~4拍:双腿伸直,上身随腿至前压腿

5~8拍:双手打开至正步位绷脚伸坐;

(7)~(8)重复(5)~(6)动作;

结束段:

(9)收至吸腿抱团身。

4.提示

双勾脚和双绷脚均要做到最大限度。

5.基本手位

(1)山膀位:膀平抬于身旁,上臂高度与肩平,开度与胸平,整个手臂呈弧线,手腕微扣(或微向下压),手心对斜下方或指尖向上,掌心向外,单手动作叫单山膀(如图2-12所示),双手动作叫双山膀。

(2)按掌位:手按于胸前,上臂与小臂弯曲成弧线,手心对前下方,按掌的位置平于(或低于)胸窝处,手与胸的距离约一掌半左右,从肩到手形成一个斜坡式弧线,如图2-13所示。

(3)托掌位:手臂向上,掌托于额前上方,食指对眉梢,手臂保持弧线状,单手动作叫单托掌,双手动作叫双托掌(如图2-14所示)。

图2-12 单山膀

图2-13 按掌

图2-14 双托掌

(4)扬掌位:单臂或双臂举至头侧斜上方,手心朝头前斜上方,手臂伸直或屈肘,如图2-15所示。

(5)顺风旗:一手做单山膀,另一手做托掌。

图2-15 扬掌

图2-16 顺风旗

6.基本脚位

(1)正步:两脚靠紧,脚尖向正前1点方向,身体及头的方向正前,重心在两脚上,如图2-17所示。

(2)丁字步:有左右之分,以左脚为例。左脚跟靠在右脚窝处,如“丁”字,两脚尖分别对2、8点方向,重心在两脚上,身体稍向右前侧2点方向,头稍向左前侧8点方向,如图2-18所示。

图2-17 正步

图2-18 丁字步

(3)小八字步:两脚跟相靠,脚尖分别对2、8点方向,身体及头向正前方向,重心在两脚上,如图2-19所示。

(4)大八字步:两脚跟中间应保持一只脚的距离,脚尖分别对2、8点方向,身体及头向正前方向,重心在两腿中间,如图2-20所示。

图2-19 小八字步

图2-20 大八字步

(5)踏步:是脚位中富有姿态性的一种。基本规格有两种,以左脚为例。

①小踏步:身体对2点方向,双脚在左丁字步位置上,左腿直立为重心,右脚向左侧后6位撤步,右脚虚踏地,右膝稍弯,双膝内侧相靠,头向左前侧8点方向,如图2-21所示。

②大踏步(又叫大掖步):在左小踏步的位置上,左腿屈膝半蹲为重心,右腿绷直向左斜后方6位撤步,脚背贴地,两大腿根部相靠,身体转向正前略向右侧倾,头转向8点斜上方向,如图2-22所示。

图2-21 小踏步

图2-22 大掖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