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城市大脑:互联网大脑影响科技未来

上海城市大脑:互联网大脑影响科技未来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动计划提出,上海市要做强城市大脑和神经末梢。上海市将加强城市管理神经末梢建设,打造感知敏捷、互联互通、实时共享的神经元网络系统;深化智能治理,以城市网络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基础,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推进城市大脑的建设。

上海城市大脑:互联网大脑影响科技未来

2018年1月30日,历经近一年的调查研究,上海市正式发布《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上海市要做强城市大脑和神经末梢。

上海市的行动计划提出,超大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必须引入智能化手段,借助现代科技,为改进城市公共服务管理、提升超大城市治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上海市将加强城市管理神经末梢建设,打造感知敏捷、互联互通、实时共享的神经元网络系统;深化智能治理,以城市网络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基础,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推进城市大脑的建设。

按照上海市的规划,每一个神经元,都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下游是城市末梢,通过智能感知收集单位内每一块细小区域的数据,汇集至神经元后,再传送给最上游的城市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智能判断和数据分析,提升城市运营管理水平。(www.xing528.com)

以上海市徐汇区田林十二村2017年10月开始的神经末梢建设为例,在田林十二村居委会内,有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小区人流、车辆等实时数据,随意点击一个门牌号,就能看到门外的监控录像。智能系统与监控结合,实现对小区的人口管理,已录入的人口信息在一段时间内未在小区出现,系统会自动推送信息提示民警上门核查。如果检测到超过一定数量的陌生人连续进入同一幢楼,会提示有群租嫌疑。

高科技人脸识别技术也被应用在居民楼的管理中,承担神经末梢安全感知的作用,田林十二村随处可见的消防栓被装上电子监控系统,通过太阳能供电,自动监控水温水压变化。独居老人家中安装了烟感报警器,与子女的手机App相连接,一旦发现家中冒烟,就会立即报警,这也是一个标准的城市云反射弧案例。

在上海,沿街商铺也成为神经元的一部分。在静安区彭浦新村,政府管理者在每家店面挂上了“电子身份证”,只要扫一扫店门前的二维码,管理者就能看到一套完整的数据库,包括业主信息、商铺产权信息、店招店牌等。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对店铺的评价、投诉系统,第一时间进行商品评价或投诉举报。[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