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及对策研究

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及现阶段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变化等进行定量提取和分析,获取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从1989—1999年、2000—2012年的各类湿地面积、湿地内部的各类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比例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演化最活跃的人工湿地是盐田、养殖水面,养殖水面演化速率最大达到6.969%。湿地退化的原因较多,主要有滩涂的开发与围垦、油田开发以及人类建筑施工造成的影响等。

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及对策研究

黄河三角洲地区海陆变化剧烈,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资源蕴藏地。区内湿地类型复杂多样,山东省划分的四大类17种亚类,大部分均有分布,尤以天然湿地为主。天然湿地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河口湿地、草甸沼泽湿地、浅海水域、海岸滩涂湿地等;人工湿地主要包括人工水库、坑塘、鱼池、虾田、盐田、稻田等湿地类型。

通过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及现阶段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变化等进行定量提取和分析,获取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从1989—1999年、2000—2012年的各类湿地面积、湿地内部的各类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比例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1.自然湿地面积下降,人工湿地面积上升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进行着此消彼长的发展变化,自然湿地总面积在不断下降,共减少1 090.28 km2,其中1989—1999年自然湿地面积减少264.6 km2;1999—2012年,自然湿地面积减少825.68 km2,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率增加较快。人工湿地总面积在不断上升,共增加1 416.13 km2,其中1989—1999年人工湿地面积增加786.4 km2;1999—2012年人工湿地面积增加629.73 km2(表2-7)。

表2-7 研究区湿地面积统计

2.盐田、养殖水面增加迅猛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区内盐田、养殖区面积广布,密度较大,主要集中在滨海区域的滨州、东营和潍坊。1989—1999年,盐田面积增加了291.13 km2,养殖水面面积增加了495.27 km2。1999—2012年,盐田面积增加了452.31 km2,养殖水面面积增加了177.42 km2

3.滩涂面积急剧减少

1989—2012年滩涂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河改道,原来的黄河口由于没有黄河携带泥沙的淤积,逐渐被海浪侵蚀,新的黄河口尚未发育,所以滩涂面积从海域自然增长较少;滩涂淤积时间久了之后,植被群落开始生长,有些已经发育草地及植被稀疏的未利用地。另外,养殖水面及坑塘水域也占据了一部分的滩涂。20世纪以来,由于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立,滩涂被建成草地及未利用地。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向养殖水面、盐田及坑塘水面的面积转移概率也增大,虽然黄河口有自然淤积面积,但是仍然不能减缓滩涂的减少。(www.xing528.com)

4.未利用地开发强烈

随着经济发展对未利用地的开发逐渐增强,未利用地在人类活动干扰之下减少迅速。1989—1999年,未利用地多转换为坑塘水域、耕地,有的则自然发育为草地,有的转为盐田及养殖水面;1999—2012年,未利用地则主要流向耕地、草地和坑塘水面。

5.时间上湿地动态变化较剧烈

两个时段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湿地演化速率都较大,湿地动态变化较剧烈。但是盐田、养殖水面、草地在1989—1999年演化速率最大,同时也是在整个研究时期中演化速度最快的地类,演化速率达到31.763%(图2-10)。

图2-10 研究区1989—2012年湿地演化速率

6.类型上湿地的演化速率高

湿地的演化速率普遍大于非湿地的演化速率,湿地中自然湿地演化速率23年来不断减小。演化最活跃的自然湿地是滩涂湿地,演化速率最大为4.741%。演化最活跃的人工湿地是盐田、养殖水面,养殖水面演化速率最大达到6.969%。

湿地退化的原因较多,主要有滩涂的开发与围垦、油田开发以及人类建筑施工造成的影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