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湖寿房支祠-正学陈氏支祠的历史与特点

珠湖寿房支祠-正学陈氏支祠的历史与特点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学陈氏支祠,为珠湖寿房支祠,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60多年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祠被政府征作粮仓,达40年之久。燕尾脊大门左右边门上刻石匾“入孝”“出悌”,正大门石匾额“正学陈氏支祠”。门口左右一对石狮为该房裔孙陈佑明、陈建明敬献。正学耀千秋溯祖宛丘诵屿南谱;万派衍流繁继公博义接寿支传。

珠湖寿房支祠-正学陈氏支祠的历史与特点

正学陈氏支祠,为珠湖寿房支祠,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60多年之久。1927年该房裔孙本兆公倡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祠被政府征作粮仓,达40年之久。后白蚁巢居腐食,势危倒塌,为缅怀祖先创业维艰,保存先祖文化遗产,该房裔孙、海外热心赤子发扬爱国、爱乡、敬祖的高尚情操,姑姐妹、在外各级干部及企业家齐心协力,集腋成裘,热情献资计60多万元,在本房裔孙陈永成倡导下,成立修祠理事会,于1999年仲秋动工修建,历经4个月时间主体工程告竣,祠宇焕然一新,初具规模。

修复后的支祠二进一厅六㮼五橺,土、木、石结构,仿明、清时代建筑风格。上座大厅正中公婆龛供奉祖先神主,及长生禄位,放置产自山西的花岗岩青石精心雕琢横案桌1张,墙面图案有舜帝受禅、加冠晋爵、招财进宝、陈抟老祖与宋太祖华山下棋、龙凤呈祥、24孝人物等。下座建有戏台,左右环楼,外围风火墙。燕尾脊大门左右边门上刻石匾“入孝”“出悌”,正大门石匾额“正学陈氏支祠”。

厅内悬挂的名人题赠牌匾“致远”(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题)、“诗礼传家”(原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启彤题)、“忠仆”(原福建省副省长潘心城题),及“奉先思孝”(珠湖村委会题)、“手足情深”(福房支祠理事会题)、“承先启后”(首占镇政府题)、“兴旺发达”(南门上埕宗亲题)等,更添支祠文化底蕴。

门口左右一对石狮为该房裔孙陈佑明、陈建明敬献。大埕两边石椅桌各一副,一对万年松高10米左右。值得称颂的是,祠宇内长度23.5米、尾径48厘米的上、下座横梁木,自泰国进口,为稀有红木大材。修缮支祠总耗杉木150立方米左右,总造价50多万元。

2016年,支祠再成立续修理事会,添置不锈钢天幔、冷暖空调,重新油漆,磨光地面,前埕铺上花岗岩,并装修围墙,修建古道头停车场,耗资90多万元,祠宇工程日臻完善。

附:正学陈氏宗祠楹联

祠宇庆重光发祥梓里;官箴刚正直仰慕贤风。

珠山紫云绕阁家声远;湖水映星耀斗世泽长。

勤劳能补拙辉煌灯火;俭朴可养廉柳暗花明。(www.xing528.com)

舜胄有妫尊称元鼻祖;周祚封侯诞始开基陈。

封颖川侯盖世功勋垂不朽;汉太丘长盈门儒德享犹声。

肇於耕兴於读诗书长绵世;出则忠入则孝代育广贤良。

正学耀千秋溯祖宛丘诵屿南谱;万派衍流繁继公博义接寿支传。

义门廿世同居作子孙楷模典范;五百春秋欣聚普天下盖世无双。

颍川郡衍直流溯祖屿南丰功绩;冢宰日理万机盛宗天官甲第家。

德纳百川春祀秋尝遵先贤遗训;善聚千祥左昭右穆诵祖德源长。

珠江圣地履仁行信义;三桂堂上皇封位先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