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算定额编制:水工程概预算原理与应用

预算定额编制:水工程概预算原理与应用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2)预算定额的编制依据。现行预算定额应该在现行施工定额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只有参考现行施工定额,才能保证两者的协调性和可比性。④现行的预算定额、过去颁发的预算定额和有关单位颁发的预算定额及其编制的基础材料。预算定额的编制步骤和方法。预算定额项目应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预算定额内的材料,按其使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划分为主要材料、次要材料和周转性材料。

预算定额编制:水工程概预算原理与应用

预算定额的编制主要是在其编制原则与依据严格掌控前提下,区分其与施工定额的差别,把握好编制方法与步骤,最后确定其劳动力(人工)消耗指标、材料消耗指标和机械台班消耗量。

(1)预算定额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1)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①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预算定额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算定额作为确定建设产品价格的工具,应遵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按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定额水平,注意反映大多数企业的水平。在现实的中等生产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完成单位的工程基本要素所需的劳动时间,是确定预算定额的主要依据。

②简明适用、严谨准确。定额项目的划分要做到简明扼要、使用方便,同时要求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各种指标要尽量固定,减少换算,少留“活口”,避免执行中的争议。

2)预算定额的编制依据。

①现行施工定额。现行预算定额应该在现行施工定额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只有参考现行施工定额,才能保证两者的协调性和可比性。

②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这些文件是确定设计标准和设计质量、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保证安全施工的法规,确定预算定额,必须考虑这些法规的要求和规定。

③有关科学实验、测定、统计和经验分析资料,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经验等资料。

④现行的预算定额、过去颁发的预算定额和有关单位颁发的预算定额及其编制的基础材料。

⑤常用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性能资料、现行的工资标准、材料市场价格与预算价格。

(2)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关系。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的。但是,预算定额不能简单地套用施工定额,必须考虑到它比施工定额包含了更多的可变因素,需要保留一个合理的幅度差。因此,确定预算定额时,水平要相对低一些,一般预算定额水平要低于施工定额5%~7%。

预算定额比施工定额包含了更多的可变因素,这些因素有以下三种:

1)确定劳动消耗指标时考虑的因素。包括:①工序搭接的停歇时间;②机械的临时维修、小修、移动等所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停工损失;③工程检查所需的时间;④细小的难以测定的不可避免工序和零星用工所需的时间等。

2)确定机械台班消耗指标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①机械在与手工操作的工作配合中不可避免的停歇时间;②在工作班内机械变换位置所引起的难以避免的停歇时间和配套机械相互影响的损失时间;③机械临时性维修和小修引起的停歇时间;④机械的偶然性停歇,如临时停水、停电、工作不饱和等所引起的间歇;⑤工程质量检查影响机械工作损失的时间。

3)确定材料消耗指标时,考虑由于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或材料数量不足,对材料耗用量和加工费用的影响。

(3)预算定额的编制步骤和方法。

1)编制预算定额的步骤。

①组织编制小组,拟定编制大纲,就定额的水平、项目划分、表示形式等进行统一研究,并对参加人员、完成时间和编制进度作出安排。

②调查熟悉基础资料,按确定的项目和图纸逐项计算工程量,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规范、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测算,编制初稿。

③全面审查,组织有关基本建设部门讨论,听取基层单位和职工的意见,并通过新旧预算定额的对比,测算定额水平,对定额进行必要的修正,报送领导机关审批。

2)编制预算定额的方法。(www.xing528.com)

①划分定额项目,确定工作内容及施工方法。预算定额项目应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通常应根据建筑的不同部位、不同构件,将庞大的建筑物分解为各种不同的、较为简单的、可以用适当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的基本构造要素。做到项目齐全、精细适度、简明实用。同时,根据项目的划分,确定预算定额的名称、工作内容及施工方法,并使施工和预算定额协调一致,以便于相互比较。

②选择计量单位。为了准确计算每个定额项目中的消耗指标,并有利于简化工程量计算,必须根据结构构件或分项工程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来确定定额项目的计量单位。

③计算工程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图纸和已确定的定额项目计量单位,计算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④确定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指标。

3)预算定额项目消耗指标的确定。

①人工消耗指标的确定。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指标包括完成该分项工程必需的各种用工量。而各种用工量根据对多个典型工程测算后综合取定的工程量数据和水利部颁发的《全国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计算求得。

②基本用工。基本用工是指为完成某个分项工程所需的主要用工量。例如,砌筑各种墙体工程中的砌砖、调制砂浆以及运砖和运砂浆的用工量。此外,还包括属于预算定额项目工作内容范围内的一些基本用工量,例如在墙体中的门窗洞、预留抗震柱孔、附墙、烟囱等工作内容。

③其他用工。是辅助基本用工消耗的工日或工时,按其工作内容分为三类:一是人工幅度差用工,是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的、而在一般正常施工情况下又不可避免的一些工时消耗,例如,施工过程中各种工种的工序搭接、交叉配合所需的停歇时间、工程检查及隐蔽工程验收而影响工人的操作时间、场内工作操作地点的转移所消耗的时间及少量的零星用工等;二是超运距用工,是指超过劳动定额所规定的材料、半成品运距的用工数量;三是辅助用工,是指材料需要在现场加工的用工数量,如筛砂子等需要增加的用工数量。

4)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材料消耗指标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用合理使用材料的方法,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数量标准。

①材料消耗指标的组成。预算中的材料用量由材料的净用量和材料的损耗量组成。预算定额内的材料,按其使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划分为主要材料、次要材料和周转性材料。

②材料消耗指标的确定。它是在编制预算定额方案中已经确定的有关因素(如工程项目划分、工程内容范围、计量单位和工程量的计算)的基础上,可采用观测法、试验法、统计法和计算法确定。

5)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

①编制依据。预算定额中的机械消耗指标是以台时为单位计算的,有的按台班计算,一台机械工作8h为一个台班,其中:第一,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人班组所配备的施工机械(如砂浆、混凝土搅拌机,垂直运输的塔式起重机)为小组配合使用,因此应以小组产量计算机械台班量或台时量;第二,机械施工过程(如机械化土石方工程、打桩工程、机械化运输及吊装工程所用的大型机械及其他专用机械)应在劳动定额中的台班定额或台时定额的基础上另加机械幅度差。

②机械幅度差。机械幅度差是指在劳动定额中机械台班时耗用量中未包括的,而机械在合理的施工组织条件下所必需的停歇时间。

机械幅度差系数,从本质上讲就是机械的时间利用系数,一般根据测定和统计资料取定。在确定补充机械台班时,大型机械可参考以下幅度差系数:土方机械为1.25,打桩机械为1.33,吊装机械为1.30。其他分项工程机械,如木作、蛙式打夯机水磨石机等专用机械,均为1.10。

6)预算定额中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计算方法。具体有以下三种指标:

①操作小组配合机械台班消耗指标。操作小组和机械配合的情况很多,如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等,这种机械,计算台班消耗指标时以综合取定的小组产量计算,不另计机械幅度差,即:

②按机械台班产量计算机械台班消耗量。大型机械施工的土石方、打桩、构件吊装、运输等项机械台班消耗量按劳动定额中规定的各分项工程的机械台班产量计算,再加上机械幅度差,即:

机械幅度差一般为20%~40%。

③打夯、钢筋加工、木作、水磨石等各种专用机械台班消耗指标。专用机械台班消耗指标,有的直接将值计入预算定额中,也有的以机械费表示,不列入台班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