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敏性城市设计在城市雨洪资源生态学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水敏性城市设计在城市雨洪资源生态学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敏性城市设计是水资源管理、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的跨学科合作。水敏性城市设计的目标是结合可持续雨水管理的要求和城市规划的要求,从而使城市的水循环更接近自然的状态,而这也是WSUD 最根本的原则和目标。

水敏性城市设计在城市雨洪资源生态学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3.2.4.1 水敏性城市设计系统

水敏性城市设计 (Water Sensitive Urban Drainage,WSUD)系统由澳大利亚提出的,用以减少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水敏性城市设计是水资源管理、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的跨学科合作。它涉及城市水循环的所有方面,并将城市设计的原则与水管理的功能结合起来。水敏性城市设计的目标是结合可持续雨水管理的要求和城市规划的要求,从而使城市的水循环更接近自然的状态,而这也是WSUD 最根本的原则和目标。

该系统的核心是围绕城市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地合理的规划城市设计,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水处理和回用率。该系统与其他管理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单单对雨水的处理,其中还包括应用水、河道、污水等各方面水循环的一种综合管理体系。WSUD 体系中的水循环系统如图3-17所示。

图3-17 WSUD 水循环系统

WSUD 的理念是一种根本上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它有利于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向着良好环境的方向发展。同时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集合。WSUD 要求城市建设对水环境影响达到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最小化;将负荷控制在水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容量之内,形成城市建设与水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

3.2.4.2 水敏性城市设计原则(www.xing528.com)

为了实现可持续雨水管理和城市与景观设计更好的结合,在水敏性设计的过程中需把握12条原则:①水敏性原则,即水敏性设计方案应使用可持续雨水管理方法来使城市水管理接近自然的状态;②美观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水敏性设计方案应具有美学价值。通过水敏性设计,人们可以在开敞空间中看到雨水循环的过程,从而提高公众对于雨水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③周边适应原则,水敏性设计方案应当与周边城市景观设计相适应;④因地制宜原则,水敏性设计方案应采用恰当的方式,与当地的条件相适应并符合预期的功能需要。水敏性设计方案的设计应基于当地环境,解决方案通常具有极强的场地特征。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基地的地形、地面渗透、地下水位和水质等问题;⑤注重维护原则,水敏性设计方案应考虑相应的维护需求;⑥前瞻性原则,水敏性设计方案应考虑不确定的和不断变化的基本条件,包括可能发生的极端气候、人口变化、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等;⑦功能整合原则,水敏性设计方案应用于创建具有娱乐和 (或)生态保育功能的场所;⑧人员整合原则,水敏性设计方案应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让他们参与规划过程;⑨成本控制原则,水敏性设计方案的开支应与传统解决方案相当;⑩平衡性原则,水敏性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功能、美学和实用性;○1学科协同原则,水敏性设计方案需要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建筑、环境工程和给排水等多学科间协同合作;○12易于接受原则,水敏性设计方案应设计得美观、运作良好并且易用,从而提高公众对于水敏性设计的认识和接受度。

3.2.4.3 水敏性城市设计技术措施

从技术目标上来说,水敏性设计对于径流有3方面的处理:减缓、分散和吸收。具体来说有6类具体措施:①流量控制:对雨水径流流量进行调节;②沉淀:流经蓄水池时将水中的悬浮物沉淀;③贮存:将雨水径流暂时储存在地下蓄水池或低洼地带;④过滤:使雨水径流流经砂一类的多孔介质,纤维根系统或人工过滤器以滤去其中的悬浮物;⑤渗透:雨水径流下渗入土壤以补充地下水;⑥净化:利用植物微生物群落促进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进行代谢。

其中流量控制措施中包括大尺寸排水管和流量控制装置;沉淀技术措施包括干性洼地、地下沉淀系统和沉淀池;贮存技术措施包括地下贮水池、雨水收集装置和贮水池;过滤技术措施包括过滤带、地下砂滤池、地上砂滤池、绿墙、绿色屋顶和过滤树池;渗透技术措施包括透水铺装和渗滤沟;净化技术措施包括雨水花园、河岸缓冲区、生态洼地、渗透湿地和人工湿地。

3.2.4.4 水敏性城市设计步骤

水敏性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雨水管理目标的设置;②场地水文情况分析;③土地承载力评估;④水敏性技术选择;⑤水敏性技术可行性评估;⑥场地设计初步方案生成;⑦根据设置的目标对场地设计初步方案进行对比和选择;⑧确定场地设计初步方案;⑨由授权机关对雨水管理目标进行详细评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