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道德行为的方法与心理学解析

培养道德行为的方法与心理学解析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杜拉等人提出了关于获得道德行为的三个基本方式:抗拒诱惑、赏罚控制、模仿学习。群体中意见高度一致,行为取向一致,这会形成一种无形的规范力。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让学生坚持有意练习。▲论述题 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

培养道德行为的方法与心理学解析

1.道德行为的发展

(1)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对品德问题的基本观点: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以及各种客观条件、榜样和强化等。他认为,只要利用一定的条件与方法,奖励学生的适当行为,就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班杜拉等人提出了关于获得道德行为的三个基本方式:抗拒诱惑、赏罚控制、模仿学习。

(2)雅科布松论调节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

每个儿童都有积极肯定自己希望得到他人表扬的强烈愿望,这是儿童遵守道德规范的条件之一。

2.道德行为的培养

(1)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讨论制定的公约、规则会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群体中意见高度一致,行为取向一致,这会形成一种无形的规范力。

(2)道德自律

①含义:品德培养应该使学生达到道德自律的水平,即能按照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来评判自己的行为,从而规范自己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避免自己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

②自律行为大致包括三个主要的环节: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www.xing528.com)

(3)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让学生坚持有意练习。

(4)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

(5)合理慎重地使用惩罚。

(6)让学生远离犯错误的情境。

凯程提示:考生一定要清楚,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是看他的道德行为,而不是看他的道德认知或道德情感

经典真题

▲简答题 简述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关系。(17宁波

▲论述题 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19首师大,21天水师范学院

助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