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秦汉时期的建筑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秦汉时期的建筑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其后的发展中,岭南建筑较多地采用“硬山式”和“歇山式”。二是地域气候的关系。屋内后院一侧设有厕所,据专家指出,至迟到春秋时期,厕所成了中国人居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到了秦汉时期,珠江流域“干栏式”房屋中,都会辟出一处为厕所。陶囷是贮存粮食的“干栏式”建筑模型。到了汉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稻作栽培已是十分普遍。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秦汉时期的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适应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的一种建筑形式,原以竹、木为建筑材料。砖瓦传入岭南以后,建筑工匠创造出木结构瓦顶夹泥墙结构“干栏式”楼阁,又发展出以“干栏式”结构为基础的“曲尺式”、“三合式”住宅。[8]在南海平洲林岳、盐步汉墓出土器物中,发现的汉代“干栏式”陶屋、陶囷以及“栏栅式”陶屋,均代表了南方防潮湿的建筑形制,以适应潮湿多雨的需要。南海出土的房屋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南海人的生活习俗,这些随葬的陶屋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资料。这些陶屋形象地表现了南方的居住与建筑特点,从广州附近出土的陶屋发现,汉代陶屋有“曲尺形”、“日字形”、“三合式”等形式,结构多样,配置灵活,普遍采纳的是“三合院式”格式,与这种格局的实用,既封闭又通透有关。“曲尺形”是两栋单层长方形坡顶房子成曲尺形连接,再把相对应的两面用矮墙围合起来,构成一个饲养牲畜的后院,使整个房屋占地面积成方形。“三合式”是从北方传入南方的一种民居形式,在出土文物中所见数量并不多。广东人将大院落分成很多小的院子,这样可减少曝晒,争取更多的遮阴面,房间与院落之间有更紧密的联系,也适于人口密集、宜耕地少的环境,在气候炎热、生活空间狭窄中也能求得安静与阴凉。[9]在屋顶形制上,从汉代陶屋明器上可见到当时屋顶已具备庑殿式、悬山式、硬山式、四角攒尖或圆顶攒尖式形式,而且应用自如地进行组合,适应于“曲尺式”、“三合式”、“城堡式”等平面、立面变化的建筑,形成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屋顶。在其后的发展中,岭南建筑较多地采用“硬山式”和“歇山式”。采用前者,是由于硬山顶比悬山顶抗风防火的性能好,而且出椽不长,不易受雨淋腐烂。采用后者的原因,一是等级的限制,地方不能僭用至尊的庑殿顶,等级高的建筑只能采用歇山顶。二是地域气候的关系。南方北方建筑有密闭与通透的区别,早年的歇山顶不做山花板,山面透空,只有悬山的博风板,适于南方炎热气候。[10]广州、香港等地汉墓中出土不少陶屋模型,反映出同时期建筑中的民居、井亭、仓库、作坊、畜栏、城堡等不同类型的式样。房屋的构造除少数用承重墙结构外,大多数用木框架结构,尤以柱头承重、穿枋联结柱子的穿斗式结构为普遍。平面为长方形、曲尺形、日字形或三合院式。立面看有平房、“干栏式”高脚屋和组合复杂富于变化的楼阁。屋顶有悬山、硬山、四阿(庑殿)、攒尖顶等式样。[11]广东省博物馆历史陈列厅中展出的一件佛山澜石出土的东汉“三合式”陶屋,说明了“干栏式”居室到东汉早期开始发生变化,出现“曲尺式”、“三合式”等形式。

此外,从南海平洲林岳马祠堂山和娥媚坑竹西岗东汉墓中出土有一批陶屋、陶灶、陶井、陶仓等明器。平洲林岳马祠堂山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陶屋,通高29厘米,底部为26.3厘米×24.5厘米的陶屋。屋平面为“曲尺式”,与屋后猪圈矮围墙成正方形,屋顶塑脊和瓦楞。屋外墙刻画叶脉纹和棱格纹,后室墙上设有窗户和排污出口。屋内后院一侧设厕所,一侧设饲养家畜的圈栏。[12]在南海出土的陶屋中,大多数在墙根处都设有“窦洞”。屋内后院一侧设有厕所,据专家指出,至迟到春秋时期,厕所成了中国人居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到了秦汉时期,珠江流域“干栏式”房屋中,都会辟出一处为厕所。如果居室建筑平面是曲尺形,后侧的长方形小室就是厕所;如果居室平面是长方形,则厕所设在室内的一侧;还有的后院设有饲养家禽的圈栏,将厕所与猪舍连通,以积粪肥田。屋外通施青釉。屋正面装饰几何形镂空,以利房屋的通风防潮和采光。

图2-3 佛山澜石出土的东汉“三合式”陶屋(现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

图2-4 南海平洲林岳出土的东汉陶屋

图2-5 南海盐步出土的东汉陶屋(www.xing528.com)

陶仓、陶囷的普遍出现则是农业收成增多的表现。陶仓是一种储存粮食的“干栏式”建筑模型,长方形,面宽三间,前部为横廊,后部为仓室。门前设板梯以供上下。仓房高架于四根陶质圆柱上,以利通风防潮。陶仓是模仿粮仓建筑的陶制明器,顶作两坡式,仓底有四孔以纳支柱。方形的就称为仓,圆形的称为囷,底部多以四根柱子支撑,以达到通风防潮的目的。陶囷是贮存粮食的“干栏式”建筑模型。囷体高架在四根圆柱上,顶盖如伞形,囷体除门洞外,密封防潮。由于囷和仓的出现,可以推断出当时已经有多余的粮食供储存了。1973年从南海盐步出土的汉代陶仓,从模仿粮仓建筑的陶制明器可见,陶仓顶为两坡式,仓底有四孔以纳支柱。此外,建筑样式的选择并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被动适应,也是古代岭南人出于健康、卫生、清洁的要求而采取的现实考虑。据推断,粮食应当是放在内室中,而外间则用来住看仓人,及转运粮食之用的“过渡地带”,可以防止直接从外面进入谷仓导致脏物混入。而且谷仓通常都是悬空的干栏式,由可移动的梯子上下。支撑的木柱顶部突然横向加宽一圈,这是为了防鼠。从南海平洲出土的陶井来看,井栏圆形,井口为井形木架,地台宽阔。井亭是在井栏的四角上立四根圆柱,其上复以四坡式亭盖,以保护食水清洁。从南海盐步出土的陶灶来看,灶身长方形,上置二釜一锅,灶后台有龙首形烟突,灶门拱形,灶身两壁间各附三口水缸,利用灶膛热力温水。陶灶形制设计合理,是汉代南海人对热能的认识与充分利用的最好佐证。

图2-6 南海盐步出土的汉代陶仓

图2-7 南海盐步出土的汉代陶灶

考古发现,在商朝(前1600—前1046),珠江三角洲出现了稻作农业。[13] 珠江三角洲土壤肥沃,河流水源充裕,最适宜于水稻的生长。到了汉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稻作栽培已是十分普遍。一块从佛山澜石东汉墓出土的陶水田模型,说明东汉时珠江三角洲一带已有水稻栽培。从南海平洲、盐步等地出土的陶猪、陶牛、陶鸡、陶狗、陶羊等明器证明了汉代南海家畜日见增多。“三合式”陶屋模型记录了汉代驯养家畜的生活情景,说明汉代人们已经开始饲养猪、牛、羊等,肉食来源较为稳定。从陶猪圈、陶鸡、陶鸭、陶牛、陶羊、陶狗等一系列陶塑动物来看,农业的发展为圈养禽畜提供了丰富的饲料,使南海饲养业呈现六畜兴旺的局面。这说明了在汉代,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空间不能截然分开,这也是当时农业、畜牧业和庄园经济发展的反映。

汉末,佛山形成,最初是“鸡”、“田”、“布”、“老”四姓迁入定居,继后是“冼”、“梁”、“陈”、“李”、“霍”、“黄”、“区”等姓相继落籍。种姓择地建村,聚族而居,定村名为栅下、东头、石角、山紫、上村、下村、六村、弼头等,至今一直沿用下来。隋开皇时(581—600),小村并为大村,总名为“季华乡”。[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