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姑苏繁华图》:中国古代城市的丰富细节凝聚

《姑苏繁华图》:中国古代城市的丰富细节凝聚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姑苏繁华图》1 即为长卷中较为成熟且复杂的作品,不仅有片段场景的刻画,更在山水与聚落的交错中表达了宏大而严谨的空间逻辑和节奏,呈现了由乡入城、行街游园等多重城市空间。对《姑苏繁华图》片段进行的拆解和叠合过程,解释了在无法以鸟瞰式关照城市整体面貌的情况下,在可感知体验的范围内创造城市多样性的手段,在建筑基本形式之外允许个体根据主客观二元理解对房屋进行二次创造是增加街道丰富度的有效途径。

《姑苏繁华图》:中国古代城市的丰富细节凝聚

姑苏繁华图》1 即为长卷中较为成熟且复杂的作品,不仅有片段场景的刻画,更在山水与聚落的交错中表达了宏大而严谨的空间逻辑和节奏,呈现了由乡入城、行街游园等多重城市空间。以下选择3 个街道片段分析其画法的构成方式2:片段A 是街道向富人住宅区域转折拐角处的一个“名烟鲜果店”;片段B 是位于街道中心位置的一个鞋店,面对广场;片段C 是临近城市入口(城门)的一个杂货铺,其前是通过性街道。这3 个街道片段的构成皆包括了建筑本体、门面装饰、周边环境、人物活动、绿化植被等,可将之剥离为四组主要构成元素来反观街道丰富度的呈现原理3

对比一:房屋原型

通过将建筑本体附加细节—片段A的入口雨棚、片段B的后凹门廊和鞋子货架、片段C 的柜台以及各类招牌等虚化,可以看出3 处建筑的空间原型基本一致,即都是三或四开间的砖木硬山房屋,是当时苏州普遍存在的建筑形式,具有高度的地方一致性。房屋形式影响着街道的风貌特征,决定着街道的“整齐感”,但不决定街道的丰富度。

对比二:周边环境

片段A 处于街道拐角,周围空间宽敞,同时背靠富人宅院;片段B 位于街道中心,虽然门前空间不大,但提供了人们活动聚集、驻足停留的可能;片段C 靠近城墙,面对入城的交通要道。所处位置不同,决定了3个街道片段周边环境尺度与性质也都不同。

对比三:人物活动

片段A 所处位置较为特殊,目标消费人群比较富裕,门口轿子众多,客人会进入店内而不是在门口完成交易活动;片段B 在江苏总藩门前,面对较大的中心广场,门前有多人停留,店铺廊下可供休憩,将街道活动有效引入室内,商客之间互动颇多;片段C 中的商人在柜台前无聊地望着挑着行李赶路的匆匆过客,交流甚少。虽然形形色色的人物活动都在店铺内外展开,但店铺所在街道的空间性质使得其吸引的人群和引发的活动均有区分。

对比四:门面装饰(www.xing528.com)

(上)2 《姑苏繁华图》片段选择

(下)3 A、B、C 片段不同元素对比

片段A 的“名烟鲜果店”算得上是豪华消费,入口凉(雨)棚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增加了入店的舒适度;片段B 将柜台后退形成凹廊,成为贡献给城市的公共空间,加强了店铺与街道的联系,柜台上方设置的鞋靴展示装置,也凸显了店铺的特点和街道的活力;片段C 只用了三开间中的两开间做门面,与外界联系较弱,主营的是快速消费商品。3 个店铺经营有别,并与外环境相交融,决定了门面装饰的面貌。

以上3 个片段的4 个对比显示,若将片段的构成元素剥离开,则片段之间差别细微;若将片段的周边环境、人物活动、门面装饰等叠加上去,则3 个店铺各有清晰的辨识度4;若再将片段进行综合,则街道的丰富度跃然纸上,不言自明。应当看到,这些片段中店铺门面的附加细节—雨棚、门廊、货架、柜台等,是街道立面出现变化的关键,是房屋主人意愿的表达,反映着个体的营生技能、经济实力、偏爱喜好等。与此同时,店铺又与周边环境和人群活动发生着密切关联,正如片段A 因为门前宽敞,才有足够余地附加凉(雨)棚,因为邻近豪宅,才可售卖名烟鲜果;片段B因为紧靠政府机构,来往人群有经常停留的需求,才要把室内空间的一部分公共化,并出现了在檐下展示商品的可能;片段C因为面对交通要道,才有尽可能简单快速的购物方式。

4 三个片段的最终呈现效果作者自绘

5 “十里长街”航拍和实景

亦即,是片段的附加细节让形形色色的城市活动显像化,并且让片段发生独特的城市意义,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对街道的丰富度产生贡献。对《姑苏繁华图》片段进行的拆解和叠合过程,解释了在无法以鸟瞰式关照城市整体面貌的情况下,在可感知体验的范围内创造城市多样性的手段,在建筑基本形式之外允许个体根据主客观二元理解对房屋进行二次创造是增加街道丰富度的有效途径。房屋最终呈现的面貌是使用者在个人意愿和城市环境的限制之间取得的一种平衡,是将面对不同影响因素所作出的反应重新组合之后得到的复合体。在表现街道生活场景时,要着重描绘多因素协同作用下的场景构成元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