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宫皇后与妾夫人的身份差别|中国围棋史话(典藏版)

汉宫皇后与妾夫人的身份差别|中国围棋史话(典藏版)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汉的规矩因袭秦朝,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其余的妾称为夫人。据《汉书·陈遵传》记载:陈遵的祖父名叫陈遂。另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西汉时期还有一股反对下围棋的势力,而且他们反对的理由堂而皇之。在这种氛围下,围棋在西汉时期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就像秋天八月初四的月亮一样,羸瘦苍白。

汉宫皇后与妾夫人的身份差别|中国围棋史话(典藏版)

关于刘邦围棋的传说,不见于《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帝纪》等正史,而出自野史笔记《西京杂记》[1],说农历八月初四,戚夫人侍奉高帝刘邦,二人曾在竹丛底下下围棋。

西汉的规矩因袭秦朝,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其余的妾称为夫人。正史里提到,刘邦的妾至少有4人,而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我们从《西京杂记》可以知道,戚夫人和刘邦下围棋娱乐,还很有讲究:赢的一方终年有福,输的一方终年得病。于是,输的一方就要拿着丝线向北辰星祈求长命,这样才能免除疾病。可想而知,既然皇帝和戚夫人这样下棋取乐,宫中的其他人也自然会效仿。

据《汉书·陈遵传》记载:陈遵的祖父名叫陈遂。汉宣帝刘询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与陈遂友善。两个人经常玩六博和下围棋赌输赢。不知道是陈遂棋艺不如刘询,还是陈遂故意让着这位皇子,反正陈遂总是输棋,而且输得还不起赌注。后来,刘询做了皇帝,给陈遂下达诏书,任命他为太原太守,并开玩笑说:“太原太守地位尊贵,俸禄也高,可以拿来偿还输棋的赌注了。当时,你的妻子就在旁边看我们赌棋,对情况都了解。”陈遂不敢怠慢,连忙辞谢,并自我解嘲说:“事情发生在元平元年的大赦令以前。”他说这话的意思是:“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在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刘询登基于公元前73年)的大赦令以前,连有罪的人都赦免了,那些赌债也该免了吧。”后来,陈遂也曾做过大官,不过那是在汉宣帝去世以后。

由这两则故事,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西汉时期,从皇帝到王公贵族,再到士大夫阶层,都有会下围棋的人。但客观地讲,六博的游戏规则简便易行,人们玩得更多;而围棋要复杂得多,也费时得多,玩的人自然会少一些。一般来说,古代的普通劳动群众玩不起围棋,围棋只在衣食无忧的阶层流行。西汉时期,下围棋的人即便不少,也只是在士大夫以上阶层流行。即使是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玩六博的人也比下围棋的人多得多。(www.xing528.com)

另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西汉时期还有一股反对下围棋的势力,而且他们反对的理由堂而皇之。汉文帝在位时,有一位著名的政论家名叫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他就曾反对下围棋,说下围棋是“失礼迷风”。他的意思是说,围棋的罪过很大,不仅破坏了礼仪,还迷乱了社会风气。贾谊的看法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经过一番努力,说服汉武帝采取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围棋虽然不在废黜之列,也必然遭受冷遇。到汉宣帝时期,即使会下围棋,汉宣帝刘询也对围棋评价很低。据《汉书·王褒传》记载:王褒以辞赋而受宣帝赏识,宣帝常与王褒等人一起打猎,还让他们作歌赋娱乐,并评定高下,分等级给予赏赐。谁知这些活动引起朝中一些人非议,汉宣帝辩解说,孔夫子不是说过“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吗?而辞赋呢,大的与古诗一样有意义,小的也优美喜人。就像妇女织东西有高低档之分,音乐有雅俗之分,现在大家都用它们来愉悦耳目。至于辞赋,相比之下,还有表现仁义和讽喻的作用,能从中得到鸟兽草木等各种知识,要比倡优、博弈好得多了。

在这种氛围下,围棋在西汉时期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就像秋天八月初四的月亮一样,羸瘦苍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