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人类学:纳尔逊·格雷本的结构分析

旅游人类学:纳尔逊·格雷本的结构分析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纳尔逊·格雷本依据“结构模式”提出旅游过程3个阶段的模式人类学仪式理论中的“通过仪式”具有“结构模式”的功能,可以运用该模式对旅游进行分析。(三)与纳尔逊·格雷本“世俗-神圣-世俗”理论仪式的过程的对应关系1.旅游前、中、后3个阶段与“世俗”“神圣”的对应旅游前、后两个阶段为“世俗”,旅游中为旅游过程,即“神圣”。

旅游人类学:纳尔逊·格雷本的结构分析

(一)纳尔逊·格雷本依据“结构模式”提出旅游过程3个阶段的模式

人类学仪式理论中的“通过仪式”具有“结构模式”的功能,可以运用该模式对旅游进行分析。阿诺尔德·范·吉内普的“分离(分割)”“过渡(通过)”“融合(结合、聚合、统合)”与维克多·特纳的“阈限前”-“阈限”-“阈限后”这两类模式,都是将人的行为活动划归到这些不同阶段之中,并分析这些不同阶段以阐述其理论。

对应阿诺尔德·范·吉内普与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过程,纳尔逊·格雷本提出旅游3个阶段的模式,即:出发阶段——以暂时离开常住地的“旅行离家”为特征的分离期;中间阶段——在旅游地的“非世俗世界”体验某种“变化”的短暂逗留期;返回阶段——重返常住地,回归家庭、工作与学习环境。由上可见,旅游行为与仪式行为在结构上基本相同。

(二)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三阶段”模式的主要内容

纳尔逊·格雷本绘制了一个以时间为向度的结构图,以更形象地展现旅游过程与仪式过程的相似性与同质性,由此图可以看到游客在不同阶段中的行为及其意义,如图5-3所示。

图5-3 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仪式性进程模式

资料来源:张晓萍,李伟.旅游人类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45.

1.每一次节庆或旅游事件(活动)的3个阶段

(1)A-B阶段与状态:快乐的预期(快乐期待)

如果把旅游过程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具有明确“阈限”价值的模式,这一阶段可被称为“进入阶段”。准游客在这一阶段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

其一,在确定要开始某一次旅游之后,准游客会花费一段时间,比如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做旅游的安排与准备工作,包括费用预算及各项具体事宜。准游客主要表现出一种期待的心理,同时也会有某种矛盾与纠结,比如对旅游地的选择,外出期间学习、工作与家庭(浇花、养宠物等)的安排是否周详,旅游费用支出评估等复杂的心理活动。

其二,是准游客离开居住地(住家)外出旅游那短暂的、真正“进入”的“阈限关节”。这是准游客从实际准备与心理期待到具体实现的“渐进”过程,其后准游客就将踏上旅程开始旅游。

在A-C之间的虚线,即由低向高的提升曲线,表现了游客对旅游的期待值逐渐增高的过程。

(2)C-D阶段与状态:激动人心的过程(兴奋之中)

C-D阶段即所谓的“出去”阶段,具有象征意义上的“神圣”的“阈限”意义,完全脱离日常生活而在享受着“度假”,而所谓度假的原意正是度过“神圣的时光”,这也正是游客所希望得到的美妙体验。

但这一阶段中,特别是在旅游即将结束时,要离开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旅游地,又要回到枯燥、烦琐与紧张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状态,以及希望通过旅游所达到的“身心上的再造”,而不是“再回到原来的状态”,这些都表现出游客充满矛盾与纠结的心理。

在C-E之间的虚线,即由高向低的下落曲线,表现出不同类型的游客在这一过程中,以及即将结束旅游时复杂多样的心理状态。

(3)D-F阶段与状态:苦乐参半(苦甜交织)的结果(www.xing528.com)

在A之前和F之后的阶段,是一种“世俗”的日常生活。在C-D阶段之后就是“松懈”或“低潮”,相当于D-F阶段。

在E-F之间的虚线,即由高向低、再由低向高的曲线,而不是直接回到原来的实线上,这表现出游客在(即将)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状态时逆转的文化和心理“震荡”或“落差”。

2.“世俗”与“神圣”的3个阶段

A之前阶段与F之后阶段都是世俗阶段,是日常生活,可以称其为“那就是生活”;C-D阶段,即阈限阶段(或阈限期),是被隐喻为“神圣的”、脱离世俗的“阈限期”,也是朝圣期、旅行与旅游期,可以称其为“神圣的日子”。

3.阈限状态与“共睦态”情感

可以从多视角对阈限状态,即旅游中的状态这种人类特有的“共睦态”情感进行探求与解释。在世俗俚语中,“去旅行”通常只是指一次远游,也可以指由药物或酒精所导致的一种“意识状态的他态”,以及一次特殊的宗教或魔力体验;“出行”则有远离世俗的意思。这类经历可被称为一次“高潮”,相当于C-D阶段;“高潮”或兴奋和欢喜感与“低潮”或消沉和失落感相对应,也与E-F阶段的“意识状态的他态”的消极体验相对应。

(三)与纳尔逊·格雷本“世俗-神圣-世俗”理论仪式的过程的对应关系

1.旅游前、中、后3个阶段与“世俗”“神圣”的对应

旅游前、后两个阶段为“世俗”,旅游中为旅游过程,即“神圣”。“神圣(旅游)”前、后的“世俗”是不一样的,可将旅游前称为“快乐的期待”,旅游后可能却是“忧喜交加的结果”,两者都受到旅游过程的影响。

2.旅游在时空转换上都满足仪式“三段论”的结构

从时空转换来看,游客外出旅游即离开惯常环境到异地他乡去,之后再返回到惯常环境。旅游在时空两个层面都满足了仪式的“三段论”结构,旅游之前是特别的期待与向往,旅游过程中是带有神圣成分的旅游体验,旅游之后则是喜悦、忧虑或遗憾等复杂的结果。游客在每一阶段都处于不同的时空之中,其身心相应地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而这也是仪式结构在旅游中的具体表现。

3.从旅游的两个基本属性来分析旅游与仪式

旅游具有两大基本属性,即时间的暂时性与空间的异地性。旅游的时间暂时性正好表明了旅游的结构特点,旅游的仪式结构也具有暂时性的含义。按照一般的旅游定义,超过一年的异地旅居就不能算是旅游了,即使时间再长的旅游也有结束的时候,而仪式也是既有开始、又有结束;没有人一生都在参与仪式,也没有人总是身处旅游当中。在结构上,旅游与仪式基本是大同小异。

(四)纳尔逊·格雷本模型的简约图示

彭兆荣结合旅游的基本结构形态,将纳尔逊·格雷本的模型简约如下:[9]

这一简约模型的内涵为:即使是耕种的土地,到某个时候也要让它休养生息;即使是种植的瓜果蔬菜,也要给它施肥、浇水;甚至是机器设备,同样要对它维护、保养。而对于正常人来说,在其人生的特定时段或时点,必须要有休息、休憩与休闲相伴,必须经过若干个生命的通过仪式。而旅游正是这样一种通过仪式,游客借此可以达到身心“再创造”的全新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