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企,合水口里:在自己的城市野游

白企,合水口里:在自己的城市野游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侧紧邻东区长江水库,坐拥五桂山余脉;东侧是南朗镇的新旧中心;北侧毗邻南朗关塘村,距离火炬区仅咫尺之遥;南侧接壤南朗翠亨村。甘姓人从紫金迁此建村,因辖境最高的山冈叫白企山,故称白企。因两溪上游汇合处为合水口,故上游诸村统称合水口里。

白企,合水口里:在自己的城市野游

如此被青山围绕的村落,在烽火连天的年代曾是战略要地。那些倾颓院落、残垣断壁,不少都曾是战绩卓越的勇士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贝里的灯笼坑村9号便是如此,泛黑的墙面乍看之下毫不起眼,但门口镶着的石刻上清楚写道,那是“逸仙大队部旧址”。1943年,南番中顺游击区逸仙大队成立后,部队多驻扎灯笼坑,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指挥林锵云和逸仙大队长谭桂明便常住于此。

除上述旧址外,根据《中山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在白企村委会的行政管辖范围内,还有贝里上徐2号的中共中山本部县委旧地、石门路2号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活动旧址,以及合里瓦屋3号的中山抗日游击大队暨抗日民主政权中山县行政督导处机关旧址,被列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这些故地与历史资源也将被整合到被冠以“战地黄花”之名的南朗白企村革命传统教育红色线路里。

青山绿水依旧,只是村民们的生活已较往昔便捷得多。白企村的发展如今被列入南朗镇的“书记项目”,贯穿几座自然村的羊肠曲径现已被铺砌得平整。近年来开通的贝里至南朗公交线路,载着村民们如常出入,又把村外的文化休闲活动引进村来。同时,随着绿化升级计划的进一步实施,白企合里一带的山面也是五桂山保护区绿化配套工程的一部分。而深山间的苍翠绿意绵延出来,又为附近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增添了盎然的自然之美。

(文/杨臻 图/缪晓剑)

地名注释

白企村位于南朗镇西部。西侧紧邻东区长江水库,坐拥五桂山余脉;东侧是南朗镇的新旧中心;北侧毗邻南朗关塘村,距离火炬区仅咫尺之遥;南侧接壤南朗翠亨村。从省道逸翠社区的村路往西走三四公里左右,便到达了客家人聚居的白企村。(www.xing528.com)

据地方志等资料记载,白企村、合里村、贝里村祖籍源于紫金县和兴宁县,从元末明初起至清嘉庆年间,有甘、陈、徐、刘、余、凌、林、黄、贺姓人及香山县的范、黄姓人先后迁此建白企、合里、贝里各自然村。

白企立村最早的是观音座。甘姓人从紫金迁此建村,因辖境最高的山冈叫白企山,故称白企。而观音座村建于状似观音莲花座的山冈下,故名。

合里立村最早的是大塘,明末至清嘉庆年间,余、刘、甘、凌等姓人先后在横迳、箭竹山两溪上游河岸建村。因两溪上游汇合处为合水口,故上游诸村统称合水口里。后简称合里。

贝里立村最早的是徐屋。清康熙年间,徐姓人从紫金迁此建村以姓氏命村名。后黄、甘、贺诸姓人迁来建村,村址建于似贝壳山里,且山外有村名贝头,故称贝头里,其后简称贝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