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保护措施:风电场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保护措施:风电场环境影响评价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永久建筑用地为47.36hm2,对当地哺乳动物的栖息地和觅食地影响不大,但为减缓工程建设因临时占用13.47hm2的林草地可能对兔形目种类和食肉目种类的栖息地产生的不利影响,必须按《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针对各防治分区提出的植物措施及时实施,尽可能地恢复植被原貌,从而降低对当地哺乳动物栖息地的负面影响。

生态保护措施:风电场环境影响评价

该工程生态保护措施主要是植被恢复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防护措施。实施该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有关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后,可恢复植物面积41.35hm2,使项目区林草覆盖率达到59.44%,稍高于项目区原有植被覆盖率。

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广、规避风险与适应能力较强,一般不会受风电场建设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减小对评价区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影响,预防措施有以下方面:

(1)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杜绝捕获和食用野生青蛙、蛇、鸟等动物,采取各种方式,如宣传栏、挂牌等,让施工人员了解保护的重要性,尽量减小对周边保护植物与动物生境的破坏。

(2)工程永久建筑用地为47.36hm2,对当地哺乳动物的栖息地和觅食地影响不大,但为减缓工程建设因临时占用13.47hm2的林草地可能对兔形目种类和食肉目种类的栖息地产生的不利影响,必须按《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针对各防治分区提出的植物措施及时实施,尽可能地恢复植被原貌,从而降低对当地哺乳动物栖息地的负面影响。(www.xing528.com)

(3)进一步优化设计,尽可能将分散分布的风力发电机组集中布置,特别是紧临道路与居民点的风力发电机组应进行优化调整,并优化项目建设用地规模和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施工方式,尽量减少施工用地,以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开展环境监理,将工程支付与生态保护任务结合起来,将工程支付作为一种调节手段,以确保工程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5)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初期建议业主组织省内鸟类专家开展风力发电机组对鸟类的影响观测与调查分析,必要时请专家提出恰当的保护措施,使迁徙鸟类主动规避风力发电机组布置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