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老吉祥的电白鳌鱼舞:传承百年,神秘鳌鱼舞与时俱进

古老吉祥的电白鳌鱼舞:传承百年,神秘鳌鱼舞与时俱进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说鳌鱼舞大有来头。从此,鳌鱼成为当地渔民心中吉祥的象征。电白鳌鱼舞是一种民间道具舞,主要流行于茂名电白树仔、电城、博贺等地区。“鳌鱼”登场时由两名擎珠人引带。真正的鳌鱼身上有的东西,这个“鳌鱼”舞蹈道具的身上也有。具有龙头、鱼身、葵尾的鳌鱼因具有独特的民间圣物神态,极富神秘色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鳌鱼舞也在与时俱进。

古老吉祥的电白鳌鱼舞:传承百年,神秘鳌鱼舞与时俱进

电白,每逢新春佳节或其他盛大喜庆的日子,树仔、电城、博贺等地区就会响起节奏强而有力的锣鼓唢呐声。配合着锣鼓唢呐的节奏,舞者肩部承托鱼身模样的道具,用肩、臂、肘、手等上身部位操纵它们,作口部开合以及鱼身俯低、左摆、右旋等各种优美的动作。舞者利用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辗转腾挪,舞出出洞、觅食、戏水、交尾、产卵、跳龙门等各种生动的姿态。而由孩子扮演的“鱼”“虾”“蚌”等游弋其中,摆弄出“水波浪”“金鸡独立”的动作,并与雌雄两鳌鱼相互追逐,好不热闹!这便是电白著名的鳌鱼舞。

◎舞者利用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舞出出洞、觅食、戏水、交尾、产卵、跳龙门等各种生动的姿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渔民神话故事不断推演,以鳌鱼降龙的场面创造出独具地方色彩的鳌鱼舞

鳌鱼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人们称之为鳌鱼。雄性鳌鱼金鳞葫芦尾,雌性鳌鱼银鳞芙蓉尾,终日在大海里遨游。

据说鳌鱼舞大有来头。据县志记载,明朝时,当地海上出现了一条恶龙(也有海怪一说),在沿海肆意妄为,不少渔民因此丢了性命。后来,太白金星到天庭请来鳌鱼,通过一系列的斗争,最终将恶龙降服。从此,鳌鱼成为当地渔民心中吉祥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渔民将这一神话故事不断推演,以鳌鱼降龙的场面创造出独具地方色彩的鳌鱼舞。

电白鳌鱼舞是一种民间道具舞,主要流行于茂名电白树仔、电城、博贺等地区。逢年过节,鳌鱼舞的队伍都会在锣鼓声中盛装巡游,村民们夹道迎接、观看、喝彩。老人笑开了花,孩子也跟着巡游队伍嬉戏追逐,场面十分热闹。随着鳌鱼舞知名度的提高,近年来,越来越多邻近地区的游客慕名前来观看,受现场气氛的感染,纷纷为巡游队伍呐喊欢呼。

表演鳌鱼舞需 15—18人,头在下、尾向上是“鳌鱼”最显著的特点。舞蹈奏乐以打击乐为主,以八音锣鼓为伴奏,且以唢呐配曲,整体节奏感较强。“鳌鱼”登场时由两名擎珠人引带。擎珠人通过前后滚翻、空翻等动作,与“鳌鱼”的各种舞姿互相配合,整个流程要灵巧熟练,不拖泥带水。由于道具较为笨重,“鳌鱼”通常由成年男性擎舞,而“鱼”“虾”由男童扮演,“蚌”则由女童扮演。(www.xing528.com)

◎擎珠人通过前后滚翻、空翻等动作,与“鳌鱼”的各种舞姿互相配合,整个流程十分顺畅

“鳌鱼”以麒麟步为主,踏步有力,也有碎步、弓箭步、小步跑等变化。出场时通常先绕场一周,其表演动作一般有出洞、觅食、戏水、降海怪、交尾、产卵、跳龙门等。“鱼”“虾”“蚌”与“鳌鱼”相互追逐嬉戏,将一幅鳌鱼带领鱼群嬉戏觅食的生动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最后,“鳌鱼”做“跳龙门”的动作,口喷焰火,整个舞蹈至此结束。

◎鳌鱼身体用藤、竹篾和丝纸等扎制骨架,外表罩上绘有鱼鳞的大布套,通体装饰有绒球、锦麟等

鳌鱼舞的道具服饰极为有趣。真正的鳌鱼身上有的东西,这个“鳌鱼”舞蹈道具的身上也有。“鳌鱼”躯壳构造仿照鳌鱼,分为首、身、尾三部分,即龙头、鱼身、葵尾。首部是虾眼、高鼻、口扁阔的龙头,龙头两角扎有彩色飘带、彩球。身体部分则用藤、竹篾和丝纸等扎制骨架。身躯外表罩上绘有鱼鳞的大布套,通体装饰有绒球、锦麟等。锦麟成百上千片,加上精美的彩绘和金银粉饰,闪闪发光,璀璨夺目。雄鳌全身髹金鳞、系红裙,雌鳌全身髹银鳞、系绿裙。外裹绸布结成“鳌尾”,在舞蹈时鳃盖可开合,尾部可左右摇摆,造型美观独特。

具有龙头、鱼身、葵尾的鳌鱼因具有独特的民间圣物神态,极富神秘色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鳌鱼舞也在与时俱进。在舞蹈的编排改进,舞具的制作、着色加工等方面,人们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使得这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得以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