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生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水生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浮游生物直接影响着养殖的水质。但浮游生物也有不利于水产养殖的一面,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机污染严重时,水中容易出现浮游植物形成的水华或赤潮。目前,如何有效地防治有害水华和赤潮,已成为世界性渔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综上所述,水生生物与水产养殖专业密切相关,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水生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水生生物指生活于水中的植物动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类群。它包括浮游生物、水生维管束植物、水生无脊椎动物及脊椎动物(主要指鱼类)等,种类繁多。

水生生物与水产养殖有密切的关系,它不仅影响水产养殖的水质等无机环境条件,而且是鱼、虾、蟹、贝类等不可缺少的重要饵料,有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渔业价值,有的还可作为监测水体污染程度的指示生物。但是,也有少数种类能引起经济水产动物疾病或中毒死亡。

浮游生物具有很高的饵料价值:几乎所有鱼类的仔鱼、稚鱼或幼鱼阶段都以浮游生物为生。刚孵化出来的鱼一般是内源性营养,开口饲料是轮虫,然后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有的鱼类以后改食底栖生物,而有的鱼类则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如海水的鲱鱼、鲐鱼,淡水的鲢鱼鳙鱼。虾、蟹类的幼虫阶段以摄食浮游生物为主,如对虾的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河蟹的第一蚤状幼体以硅藻、绿藻为食,第二、第三蚤状幼体以轮虫、卤虫幼体为食。浮游生物也是贝类的饵料生物,目前我国沿海养殖的很多经济贝类品种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如牡蛎、泥蚶、文蛤、贻贝、扇贝等。在贻贝、缢蛏的食物中,硅藻约占85%以上。

浮游生物是渔业资源评估的基础。对终生摄食浮游生物的鱼类产量可直接用浮游生物的产量来估算,如鲢、鳙鱼的产量,同时还可以推算出鱼种的放养量。用浮游生物亦可提高渔获量,在鱼的索饵洄游期间,利用浮游生物的丰歉可以指导捕捞作业。如根据中华哲水蚤、太平洋磷虾等的数量、分布捕捞鲐鱼,可提高其渔获量。还可用浮游生物评价渔业资源,当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时,可能给某些鱼类生长创造条件,也可能给某些鱼类带来危害。根据浮游生物可以判断鱼类资源的兴衰。如在鱼类产卵场出现大量水母,它们能大量摄食鱼卵和仔鱼,使渔业资源遭到破坏,产量降低。

浮游生物直接影响着养殖的水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是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水中溶氧条件好,不仅能满足水产经济动物的需要,而且能改善水质向有利于水产经济动物生长的方向转化。但浮游生物也有不利于水产养殖的一面,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机污染严重时,水中容易出现浮游植物形成的水华或赤潮。这些浮游植物有的能产生毒素,使鱼、虾、贝、藻类大量中毒死亡,给水产养殖造成严重损失。目前,如何有效地防治有害水华和赤潮,已成为世界性渔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www.xing528.com)

水生维管束植物俗称水草,很多水草都可作为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的天然饵料。如芜萍就是草鱼鱼种阶段良好的天然饵料,尤其是在快速培养大规格草鱼鱼种时,喂以芜萍如喂幼童以牛奶般。水体中若放养草食性的成鱼,对沉水植物的牧食强度就很大,每增重1 kg鱼大约需要消耗1m3范围的水草一年的生产量。植被直接破坏后,对水层中浮游藻类的抑制作用随之下降,并使藻类的生存空间增加,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将直接使浮游藻类的生产力提高,从而引起鱼类的生物环境因素的改变。水草除了作为天然饵料以外,往往还是鲤、鲫鱼等产黏性卵鱼类的繁殖场所,也为幼鱼和多种水生无脊椎动物提供避敌和栖息场所。对于水体渔业的综合开发而言,一些水草的经济价值也很高。如狭叶香蒲,蒲草是造纸和人造棉的原料,蒲叶可编织包装用蒲包,花粉蒲黄可做止血药,雌花穗的白绒称为蒲绒,可用以填枕头及作为造纸原料。

水生无脊椎动物中底栖的种类如田螺福寿螺、玉螺、红螺等螺类可供食用,特别是鲍还是名贵的海珍品,虾、蟹更是人们喜爱的水产品。蚌类除肉可食用外,还可为珍珠养殖业提供植珠母蚌。虾、蟹、螺、蚌、蚯蚓及一些水生昆虫的幼虫(如摇蚊幼虫)等都是鱼类及其他经济水产动物的优质天然饵料。除饵料意义外,有的底栖动物如水蚯蚓中的颤蚓,它耐污能力强,在一定范围内,它的数量随水体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颤蚓类又可作为监测水体污染程度的指示生物。底栖动物中的很多种类除了丰富鱼类的饵料内容外,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虾、蟹、螺、蚌等自然资源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因而增殖和大规模的养殖正在世界各国蓬勃地展开。

综上所述,水生生物与水产养殖专业密切相关,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有严密的理论知识,而且有丰富的专业技能,是一门应用型的基础学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