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体育:运动负荷与超量恢复的重要性

大学体育:运动负荷与超量恢复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运动负荷的练习之后经过一段适宜的休息,身体内能量物质的合成(恢复)不仅可以达到练习前的水平,甚至可以超过原有水平,这就是“超量恢复”原理,超量恢复的程度与运动负荷的大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负荷越大,超量恢复越明显。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就是依据超量恢复理论来进行设计的,通过控制合理的运动负荷和休息间隔,使运动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大学体育:运动负荷与超量恢复的重要性

运动负荷是指练习的次数、时间、密度等指标的总和,运动负荷越大,消耗的能量物质就越多。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运动负荷的练习之后经过一段适宜的休息,身体内能量物质的合成(恢复)不仅可以达到练习前的水平,甚至可以超过原有水平,这就是“超量恢复”原理,超量恢复的程度与运动负荷的大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负荷越大,超量恢复越明显。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就是依据超量恢复理论来进行设计的,通过控制合理的运动负荷和休息间隔,使运动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健身为目的的田径锻炼也应遵循这一原理,然而,在运动负荷的控制上与运动训练有所不同,运动负荷对人体的影响有三种可能:有益、有害和无助,只有在适当的量和强度的刺激下,才能收到健身的良好效果。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提示,体育锻炼的有效心率范围在120~140次/min。因为心率在110次/min以下时,机体的血压、血液成分、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变化,健身价值不大;心率在130次/min的运动负荷时,每搏输出量接近和达到一般人的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在150次/min的运动负荷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缓慢下降;心率增加到160~170次/min虽无不良反应,但也未能呈现出更好的健身迹象。因此,人们通常把健身效果的最佳期区间确定在120~140次/min。这一范围是专指有氧代谢体育锻炼,不包括最大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美国运动生理学家在研究体育锻炼与延长寿命的关系的调查中提出,成年人经常进行适度的而不是激烈的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延长寿命,美国卫生与健康总署1995年年度报告中也指出较长时间、适宜强度的运动比较短时间、较大强度的运动对保持与发展人的健康更为有效,报告还指出,坚持有规律性的健身运动比无规律的随意性运动对增进健康更为有效。(www.xing528.com)

因此,遵循“超量恢复”原理,合理设计练习的负荷,是保证健身锻炼效果的重要生理学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