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滑板运动的发展与历史-大学体育与户外运动

滑板运动的发展与历史-大学体育与户外运动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滑板运动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一)历史发展阳光明媚的美国南加州海滩的居民们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由于第一代滑板本身的落后性,发明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滑板运动并未像今天这样普及。第三代滑板就这样发明了。由于平衡性好,第四代滑板更适合各种翻转动作。目前美国出产的滑板桥大多都是特殊铝合金制造的,几乎不再有断裂的情况发生。

滑板运动的发展与历史-大学体育与户外运动

滑板运动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前者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而后者则有更大的自由度

(一)历史发展

阳光明媚的美国南加州海滩的居民们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由于第一代滑板本身的落后性,发明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滑板运动并未像今天这样普及。第二代滑板诞生于1962年,是由橡木多层板压制而成的15×60厘米的板面、轮滑转向桥和塑料轮子组成的。

1973年,一个叫弗兰克·纳斯沃西的滑板爱好者第一次把聚氨酯轮子安在了他的滑板上,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柔韧的轮子不仅耐磨,而且可以使滑板安全、稳当地急转弯,可轻而易举地碾过地上的小障碍物。第三代滑板就这样发明了。

由于滑板衍生于冲浪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的滑板文化基本上是带有冲浪印记的文化,到80年代末,一种与前三代滑板形状完全不同的两头翘起、形状对称的滑板出现了,这就是第四代滑板。第四代滑板改用硬岩枫板,重量更轻,弹性更好,更适合高速滑行。由于平衡性好,第四代滑板更适合各种翻转动作。

20世纪90年代初,滑手们发明了很多新的动作,同时为了使滑板更容易翻转,滑板板面开始变得很窄,轮子变得更小。这个时期一块典型的滑板宽度只有18厘米,轮子直径只有4厘米左右。这样的滑板虽然更易于做出复杂的动作,但是较小的轮子却妨碍了它的滑行性能。

(二)基本装备

1.滑板板面

一般是以5层、7层、9层枫木板微波冷压制成,也有铝合金碳纤维等材料做成的板面。板头和板尾都是翘起的。厚度22毫米以上的板面,基本上能算是U型板面了。厚度19毫米左右的板,大多都是供在平坦的路况下使用,此类板面配上小轮子后,做起动作来灵活、快捷。另外,不同公司生产的板,脚窝的深浅也不一样。有些滑手喜欢脚窝深的板,这样能更方便地做出和翻板有关的动作。

2.滑板支架

滑板支架又称滑板桥,它在滑板性能的好坏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美国出产的滑板桥大多都是特殊铝合金制造的,几乎不再有断裂的情况发生。滑板桥的桥距是不同的,有126毫米、129毫米、134毫米、139毫米、146毫米等规格。滑板轮的硬度、直径及反弹性对其速度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三)基本要领(www.xing528.com)

1.基本技术

(1)把重心放在不动的那只脚上,在撑滑地面时身体稍微向前倾。

(2)转弯时把平时撑滑地面的惯用脚放在板尾翘起处,并且施加压力,而另一只脚微微抬起,而此时板子会斜翘起,再用手和身体(特别是腰)做适当的旋转,以身体转动的力量来控制转弯时角度的大小。

(3)停止时最平常的方法就是直接下来并且拿起板子,或用习惯脚的脚根摩擦地面使速度慢下,也可用后面那只脚将翘起处用力压下,使板子成45度,这样会很快停下来。

2.基本动作

Ollie:也就是豚跳,是滑板腾跃技巧中最基本的动作。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重心压在前脚,后脚在起跳时突然发力,使板弹起来,然后前脚往上收,越高越好,在收腿到顶端时,稍稍往前踢送一下,后脚也要往高处收并控制好板尾,自然落下。尽量在落地时使双脚位于板头或板尾的螺钉处,这样不至于在落地太重时踩断滑板。

Kickfilp:注意移动中脚的位置,前脚用脚尖向板头(身体背后方向)45度削出,其他类似Ollie动作。开始时,可先在草地上练习把板踢得翻起来,熟练后,再练习在泥地上踢翻站上去,注意控制好时间和节奏。

HeeIfilp:和Kickfi1p类似,用脚跟向板头(身体正面方向)45度削出,同样注意掌握节奏。

Popshove:准备姿势如Ollie,起跳时后脚踩下去要有点角度,前脚不要有踢的动作,只是往上收,动作整体很轻盈。

Boardslide:这个动作要点就是骑马蹲裆式。不要滑,先练停在那儿,然后转身90度跳上去,重心稍稍向前,站稳。练熟以后,建议在杠上打点蜡,这样要好滑一点。先练习滑短一点的距离,如1米左右,滑到头时双腿把板顺拉直下。练熟后,方可再练稍高些的杠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