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极拳延缓认知衰退研究: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概述

太极拳延缓认知衰退研究: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概述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7短时傅里叶变换事件相关去同步/同步现象。大脑对外部或内部的刺激响应可以反映在脑电图、锁相的事件相关电位或非锁相的脑电活动中。ERP现象可以通过叠加平均清晰地呈现出对事件的响应。相反,非相位锁定的脑电活动变化特征会因为叠加平均而消失。ERD现象是指当大脑某一皮质受到刺激时,特定频带范围的节律性活动的能量衰减过程;而ERS现象则对应特定频带范围内脑电节律能量的上升过程。

太极拳延缓认知衰退研究: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概述

1932年,Dietch将傅里叶变换引入脑电图(EEG)分析中。在此之后一些EEG经典分析方法,频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包括之后的小波分析、神经网络分析、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等相继被应用到EEG的研究中。

线性分析法的基本思想为:仍将EEG在某一时间段内当作平稳的信号。以下主要介绍经典的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和时频分析法。

EEG时域分析法主要是对EEG信号的几何性质进行分析,包括幅度、均值、方差等,并用特定的数学表达式对EEG信号的时间序列进行建模。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AR(autoregression)模型,可以将EEG信号用AR模型表示出来。

(一)时域分析

时域分析主要是分析经典的ERP成分,如MMN、ERN、N170、P3 family、N400、P600等(见图2-18)。

图2-18 P1、N1、P2、N2、P3

计算完成每个受试者的数据,进行总平均,得出结果,具体过程如图2-19~图2-21所示。

图2-19 ERP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图2-20 叠加平均提高信噪比

图2-21 结果报告

(二)频域分析

频域分析主要是分析δ、θ、α、β等节律的分布域变化(见图2-22)。

频域分析也称谱分析,主要分析EEG信号的某些参数随频率变化的分布情况,如功率谱、位谱、能量谱等,在频谱分析过程中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FFT(见图2-23、图2-24、图2-25),可以使计算过程更为简单。谱分析技术在EEG信号处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EEG信号的很多特征可以反映在频率特征上,功率谱分析可以将幅度与时间的关系估计为功率与频率变化的谱图,从而使人们更加容易观察到EEG频率分布的变化(见图2-26)。

图2-22 常见的EEG波形

(www.xing528.com)

图2-23 傅里叶分解

图2-24 傅里叶变换

图2-25 快速傅里叶变换

图2-26 结果(睁眼闭眼时EEG)

(三)时频分析

ERP只能捕捉到锁时锁相的信息,而时频分析可以捕捉到不锁相的信息。

脑电具有时变、非平稳的特点,每个时刻都含有不同的频率成分,传统的频域、时域方法不能很好地表现出这些心理,需要将时域与频域信息联合起来进行分析。常用的时频方法有短时傅里叶变换(见图2-27、图2-29)、连续小波变换(见图2-28、图2-29)以及Wigner等。

图2-27短时傅里叶变换

事件相关去同步/同步现象。大脑对外部或内部的刺激响应可以反映在脑电图、锁相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或非锁相的脑电活动中。ERP现象可以通过叠加平均清晰地呈现出对事件的响应。相反,非相位锁定的脑电活动变化特征会因为叠加平均而消失。感官刺激与运动行为均能改变大脑皮质内的功能连通性,从而产生事件相关去同步(event-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ERD)和事件相关同步(event-related synchronization,ERS)现象。ERD现象是指当大脑某一皮质受到刺激时,特定频带范围的节律性活动的能量衰减过程;而ERS现象则对应特定频带范围内脑电节律能量的上升过程。ERD/ERS现象是一个在时间方向上的持续过程,它只存在锁时关系,不存在锁相关系。

图2-28 小波变换

图2-29 时频变换结果(引自Cohen,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