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失眠症的影响及科学确诊方法

失眠症的影响及科学确诊方法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失眠症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长时间的失眠,将会造成体温、心率、脉搏、呼吸等的一系列的改变,最突出的表现是精神异常。它们若侵犯了脑干,尤其是中、桥脑受损害,即可发生睡眠障碍,或缩短REM睡眠期,容易觉醒,总睡眠时间缩短。其中多导睡眠图可在整夜睡眠中根据具体情况连续、同步监测与记录多项生理指标,包括脑电、呼吸及心血管功能等的检查,以求科学确诊。失眠症患者每夜睡前,首先要消除恐惧的心理。

失眠症的影响及科学确诊方法

有一种疾病叫失眠。你熟悉吗?

生活中,很多人都患过失眠,可并不十分了解失眠。

失眠,是偶尔的一两次的睡不着觉,可能因新环境、时差、兴奋刺激、气候突变、情绪不佳、食欲不当等所致。长期的、固定的、习惯性的睡不着觉,睡眠质量很差,睡眠成了负担,成了惧怕,便成了失眠症了。

失眠与失眠症是很有程度上、感受上、后果上的差别的。失眠与失眠症如同小巫见大巫。

失眠症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睡眠障碍通常包含失眠症、睡眠异常现象(为梦游症、夜惊、噩梦、说梦话、夜尿症、打鼾、咬牙、睡眠型癫痛等)、发作性嗜睡病和睡眠过度症等四类。其中以失眠症为常见。

小贴士

人类有可能是半脑睡眠半脑清醒

众所周知,大海中的海豚海豹,能靠“单一的半脑”维系睡眠。警惕性很高。也就是说,他们在睡眠进程中,有一半的大脑处于熟睡状态,而另一半则表露出清醒状态时所特有的脑电活动。正是一半清醒,一半睡眠的“轮休状态”。

而其他动物和人类是否也具有如此新鲜事呢?是否也如海豚一样,在睡眠时腾出某种程度的“局部”调整,积聚有生力量、节约资源呢?越来越多的资料在肯定后者。学者认为,当人在睡眠时的梦呓、梦游等失眠插曲的形成,或许正是一半清醒大脑意念编织的结果。

失眠症是指在具备充分睡眠的机遇和环境时,发生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表现是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醒后不易再睡、早醒或自觉睡眠明显不足等。如若对失眠者进行各项有关检查,则发现REM睡眠期明显缩短,而NREM睡眠的第2期(轻度睡眠期)较长,第4期(深度睡眠期)提前结束。这些表现可因每晚的失眠程度的不一而有差异。

此外,失眠者生理性警觉反应水平提高,如睡眠期中的心率体温都比睡眠良好者高,外周血管处于收缩状态。长时间的失眠,将会造成体温、心率、脉搏、呼吸等的一系列的改变,最突出的表现是精神异常。失眠在两日之内,一般无明显变化,若持续三天以上,则其记忆力、思考力、计算力、耐力等都会明显减退,且易激怒、常烦躁、易出现幻觉和错觉。

失眠症按其症状出现的阶段可分: (1)早段失眠:上床睡眠时即不能入睡,在房间里灭灯后超过30分钟才能入睡;(2)中段失眠:睡后频频醒来,或夜间醒来超过30分钟;(3)末段失眠:早上提前醒来最少一小时,而且不能再次入睡。严重的整夜不能入睡,迷迷糊糊,清晨昏昏沉沉,头痛脑胀,眼朦耳嗡,没精打采,全身铅重。

患失眠症的人虽然有其共性,但也具有个性。其原因大致有:(www.xing528.com)

体外因素:即因各种原因,突然改变了个人固有的、习惯了的生活规律,打乱了生物钟而无法适应新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睡眠。

体内因素:(1)病痛和不良生活方式。如疼痛、搔痒、久咳、心绞痛、三叉神经痛、腹泻、癫痫、药物、饮料(咖啡浓茶等)、酗酒、暴食、尿崩症等;(2)精神情感性因素。紧张、不安、焦虑、抑郁、激动、强迫等精神障碍都易引起失眠症。80%的失眠症患者都患抑郁症;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松果体肿瘤、双侧听神经瘤、脑膜瘤等。它们若侵犯了脑干,尤其是中、桥脑受损害,即可发生睡眠障碍,或缩短REM睡眠期,容易觉醒,总睡眠时间缩短。

虽然失眠症通常较少伴有器质性疾病,且失眠是一症状而非病因,但失眠症可因失眠而掩盖某些疾病。因此对失眠症患者亦要详问病史,认真诊察。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10),诊断失眠症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主诉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2)睡眠紊乱每周至少3次并维持一个月以上;(3)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后果;(4)对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或职业功能。

若符合上述条件拟诊为失眠症者,同时需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其中多导睡眠图可在整夜睡眠中根据具体情况连续、同步监测与记录多项生理指标,包括脑电、呼吸及心血管功能等的检查,以求科学确诊。

有人以为失眠不是病,不治也无大碍。另外一些人则对失眠忧心忡忡诚惶诚恐。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有些偏颇。若是符合诊断标准,确实得了失眠症,当然应该积极治疗。治疗以药物为主,即用镇静催眠药物,但一定要与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相结合。只有三者齐头并进,综合处理,才能收到预期疗效。

失眠症患者每夜睡前,首先要消除恐惧的心理。心烦失眠,则失眠更加缠身,挥之不离;若未感困倦,则不必急于上床;晚餐后不饮酒,不饮咖啡和浓茶,不吸烟;上床半小时前,不看刺激性电视节目,不做剧烈运动,不用浓烈的化妆品;卧室尽量做到温馨舒适、柔和恒温、安静幽暗;上床后少想事,少谈兴奋激昂的话题,争取做到放下包袱,一身轻松。那么久而久之,睡眠定会渐入佳境,成为快乐的享受,而不是烦恼的负担了。

目前,失眠症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可见下表。在用药时,老年人因年龄、个体、老年性疾病等原因,用药要格外慎重。老年失眠症者要慎用或不用苯二氮萆类药物;谵妄或痴呆患者慎用;肝功能异常者不用氯硝西泮,可用劳拉西泮、阿普唑仑、唑吡坦等;肾衰竭者可选用唑吡坦、佐匹克隆、地西泮和咪达唑仑,而禁用氯硝西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慢性阻塞性病患者禁用苯二氮萆类药物,但可尝试唑吡坦或佐匹克隆。总之,老年失眠症患者特别要注意,药物要选对,才能兴利避弊。

表3 老年失眠症患者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