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秀运动员退役管理的重要性

优秀运动员退役管理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运动员管理的过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考试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教委的统一规定,但在具体安排上应允许灵活机动,尤其是不应与集训和竞赛相冲突,也不一定安排在期末进行考试。运动员生活管理也应充分考虑到营养安排。(五)优秀运动员的退役管理做好优秀运动员退役的安置工作,对于解除现役

优秀运动员退役管理的重要性

运动训练管理的最终目标要通过运动员来实现,因此,运动员是从事运动训练的主体,也是运动训练管理最主要的管理对象。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迅猛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已发展为涉及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维领域内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体系结构,这使得运动员的管理成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管理

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是运动队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思想教育的内涵就是用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运动员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人生价值、奋斗目标等认识问题,使运动员提高驾驭自我的能力,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向运动极限冲击。做好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由于运动员的动机、行为不是物质刺激的简单反应,也不是精神刺激引起的简单反应,运动员对外界事物的反应都是通过大脑的分析、综合、归纳、选择后,做出他们个人行为的决策。因此,研究运动员的行为,不是只研究他们对事物的反应,而是先研究运动员内因的形成与发展,既要研究运动员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要研究他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从运动员人生观、世界观高度分析运动员的各种行为,并实施有效的管理,是运动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2)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在运动员管理的过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实际问题,也有思想问题,而思想问题大都是由思想观点方面产生的偏差造成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有用说服教育方法去解决。

(3)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充分发挥运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管理中必须注意对运动员进行精神激励,激发他们的精神需求。对运动员可以采用宏观激励和微观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宏观激励就是将远景目标、集体的共同目的与共同利益告诉运动员,用以开发运动员内在潜力的激励方法。微观激励则是利用目标、责任、奖惩、榜样等方式激励运动员。

(二)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管理

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是运动队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不仅仅是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训练科学化的客观要求,同时还是运动员智力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1)健全文化学习管理机构。运动队要有一名行政领导分管文化教育工作,下设文化教育专门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安排,各项目队也要有专人分管这项工作。

(2)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如考勤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奖惩制度。

(3)采取灵活的方式,科学地安排和落实文化学习时间。要与训练运动和比赛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做到机动灵活、见缝插针。

除上述科学的组织安排外,要确保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质量,使之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还必须明确规定各项教学的基本要求。

(1)学制确定。对各类体育学校原则上按普通中小学的统一要求确定学制,划分年级。对优秀运动队,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学制安排,一般而言,本科可安排五年,专科安排三年半,中学可安排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日常上课每周不少于三个半天。竞赛期间可灵活调整学习时间。

(2)课程设置。一般来说,各类体育学校除音乐、体育课可以不设外,原则上要执行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优秀运动队则可根据国家教委与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要求,考虑课程设置。

(3)教材选定。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运动员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教学;大学文化程度的运动员文化课教材要注意适应学生文化基础的要求,做到难易适度,内容精练。

(4)课表设置。课表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各门课程对学生具体要求的特点,以及训练时间和体力消耗等情况。

(5)考试安排。考试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教委的统一规定,但在具体安排上应允许灵活机动,尤其是不应与集训和竞赛相冲突,也不一定安排在期末进行考试。

(三)运动员的生活管理(www.xing528.com)

运动员生活管理与训练水平的提高有直接关系,它的管理范围很广,需要各方面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1)建立、健全严格的生活制度。对运动员的作息时间、就餐就寝、内务卫生、休假审批、业余生活乃至吸烟喝酒都要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此外,还需订立文明公约、卫生公约等辅助措施。为了保证这些制度的实施,还应进行监督检查。

(2)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与营养安排。恢复是运动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它大多是在训练以外的时间进行,所以就成为生活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严格遵守生活制度是疲劳快速恢复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还需采取一些专门的措施与手段才能促进运动员的恢复,如建立药物浴、桑拿浴、按摩室等。

(3)运动员生活管理也应充分考虑到营养安排。由于不同项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对营养有不同的要求,营养师应根据每个运动员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食谱,同时要分别给每个运动员签发营养卡片,要求运动员详细填写进食量、饮水量,以便随时检查运动员的营养摄入情况,并根据运动员营养需要调整食谱。

(四)运动员的参赛管理

运动竞赛是检验训练水平的最主要形式,由于现代竞技体育日益紧张、激烈,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人体多种能力的极限水平上进行的,因而运动员生理、心理较之日常有很大的变化和反应,这就使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管理也需要相应地在各方面进行一些有别于日常训练的特殊安排,以适应运动竞赛的特殊条件和要求。

(1)对运动员参赛时的思想教育,要特别考虑到运动员的心理负担,采用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或不批评的方式,特别是在临场指导方面,教练员更应倍加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防止运动员受到教练员的情绪感染。

(2)参加比赛时的业务管理,主要分为临场和场下两方面。临场的业务管理效果取决于教练员的指导水平,而场下的业务管理主要指对比赛的准备,它包括科学地安排赛前训练,合理地调节运动负荷,适时地组织准备会,周密地安排竞赛方案,合理的生活管理等。

(3)参赛时的生活管理。此时的日常生活管理要比训练时更严格,特别要注意加强纪律要求,通过严格的生活管理,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全力以赴争取比赛的胜利,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在这方面还需安排一些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稳定情绪,以便在比赛中正常地发挥出应有水平,此外,在伙食、医务监督、业余活动、恢复、洗浴等方面要注意科学安排,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五)优秀运动员的退役管理

做好优秀运动员退役的安置工作,对于解除现役优秀运动员的后顾之忧、稳定运动队伍、提高技术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优秀运动员退役的管理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对优秀运动员在就业方面给予优待。

(1)各级领导尤其是人事部门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对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需要政府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

(2)探寻优秀运动员就业的新途径,拓宽就业渠道。如行业与运动队联合,运动员作为行业里的一分子,这样退役后就成为行业里的员工。

(3)加强二次就业前的职业培训工作,使优秀运动员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有一技之长,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4)扩大优秀运动员到各类院校学习的范围。不仅退役优秀运动员可以通过免试上大学,在役优秀运动员也可根据协议到院校学习,退役后通过毕业分配渠道就业。

其次,要对优秀运动员在升学方面给予优待。目前,我国针对著名及优秀运动员的升学问题有这样的规定。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优秀运动员中,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单项前三名获得者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以及世界纪录创造者,由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国家教委和有关高校,免予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由高等学校进行必要的文化考核予以录取。因此,各级管理部门应充分贯彻国家有关规定,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