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数学的两种错误倾向及其现状

中国传统数学的两种错误倾向及其现状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谈到中国传统数学,有两种错误倾向值得注意。中国传统数学在清末中断,成为绝学。此时中国数学和科学亦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几百年。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主导人物接受的都是西学,其主流思想,包括对中国传统数学的看法,当然来自于西方学术界。这个名字看起来是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推崇,其实质是贬低。若以此而论,冠以“中国”的数学定理何止十数计![6]以上两种错误倾向中,后一种不仅在西方,即使是在国内目前也还有相当的市场。

中国传统数学的两种错误倾向及其现状

谈到中国传统数学,有两种错误倾向值得注意。

一是无端拔高中国古代的成就,傲视其他文明,甚至在中国已经落后,并知道西方近代科学不仅高于当时的中国,也高于中国古代时,又制造西学中源说。这种思潮主要流行于明末到清末,20世纪以后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不过,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有某种形态的回光返照。

一是无端贬低中国传统数学。这是另一个极端,发生在清末民初之后。中国传统数学在清末中断,成为绝学。此时中国数学和科学亦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几百年。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主导人物接受的都是西学,其主流思想,包括对中国传统数学的看法,当然来自于西方学术界。而西方学术界在20世纪初期之前对中国传统数学的了解十分零散而薄弱,以现实的落后,推想中国古代无足道者。因此,当他们知道中国古代有某项可以称道的成就时,便冠以“中国”的名称,所谓“中国剩余定理”就是一例。这个名字看起来是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推崇,其实质是贬低。[1]实际上,中国剩余定理即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只是中国古代众多成就中的一项。若以此而论,冠以“中国”的数学定理何止十数计!而当西方人从日本学者三上义夫的书[5]中知道了更多的中国古代数学的某些成就时,由于他们受到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论或其变种的影响,便不顾起码的编年史,也不要任何证据,制造中国数学是从希腊、巴比伦、印度等地传入的神话。同时,西方多数数学史家自觉不自觉地以古希腊数学作为数学的唯一模式评判其他文明的数学,他们编著的数学史著作,大都根本不提中国古代数学,甚至将中国与日本、玛雅一道列入“对于数学思想的主流没有重大的影响”的数学而略而不论。[6](www.xing528.com)

以上两种错误倾向中,后一种不仅在西方,即使是在国内目前也还有相当的市场。有些人以贬低中国古代为荣,对中国古代辉煌的数学成就不了解,便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其妄加评论。1995年,在科学界具有相当权威性的《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的前身)竟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某研究所一位研究员的文章,说中国古代数学“交了白卷”,而将数学史界公认的数学上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吹得天花乱坠[7]。此公在同一篇文章中竟然将17世纪的笛卡儿(Dscartes,1596—1650)、莱布尼茨(Leibniz,1646—1716)说成古希腊人,对他推崇的西方的知识如此无知,惶论他所蔑视的中国古代。有些人以为,骂骂中国古代就现代化了,就可以拿诺贝尔奖了。这种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是可悲的,也是可耻的。[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