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发展阶段:美国的通专平衡

通识教育发展阶段:美国的通专平衡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美国学者勒维指出:专业教育代表本科生所学知识的“深度”,通识教育则代表本科学习的“广度”[20]。哈佛大学“1978通识教育方案”由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哈佛大学对其通识教育方案中课程和涉及领域的调整,标志着美国顶级高校开始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不再只是把通识教育看成专业教育的补充。值得注意的是,“核心课程”方案被看作是20世纪最好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22]。

通识教育发展阶段:美国的通专平衡

1978年,美国学者勒维(Levine)指出:专业教育代表本科生所学知识的“深度”,通识教育则代表本科学习的“广度”[20]。同年,哈佛大学提出“核心课程”方案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通过课程设置协调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学科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有文化的人”。哈佛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认为“有文化的人”的标准就是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基础上:①有能力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②具有批判意识,获得并运用关于宇宙、社会和我们自身的知识和理解;③具有系统思考道德伦理问题的能力和经验;④具有高度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水平;⑤了解其他文化和其他时代[21],体现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平衡。哈佛大学“1978通识教育方案”由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该方案最终以文学艺术科学数学历史研究、社会与哲学分析、外国语言和文化、道德评判、定量推理作为通识课程的七大领域,旨在兼顾高等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哈佛大学对其通识教育方案中课程和涉及领域的调整,标志着美国顶级高校开始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不再只是把通识教育看成专业教育的补充。值得注意的是,“核心课程”方案被看作是20世纪最好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22]。(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