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融合武术与千字文,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融合武术与千字文,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4×8拍一、创编目的本节操取材于武术操上体体转与左、右弓步引拉两臂动作组合,融入四句《千字文》朗诵,可以发展练习者胸、腰、胸部肌肉,提高练习者腿部与两臂力量;提高练习者速度、反应、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升练习者运动器官功能。

融合武术与千字文,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共4×8拍

一、创编目的

本节操取材于武术操上体体转与左、右弓步引拉两臂动作组合,融入四句《千字文》朗诵,可以发展练习者胸、腰、胸部肌肉,提高练习者腿部与两臂力量;提高练习者速度、反应、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升练习者运动器官功能。

二、诵读内容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三、动作要领

预备:并步抱拳站立。如图306所示。

第1×8拍

1拍:左脚侧出迈一步,与肩同宽,同时两掌心向下成平举,无名指与小指弯曲,大拇指压于其上,中指、食指伸直,两眼平视向方,两臂侧平举,直立。如图307所示。

2拍:抬头挺胸,两臂由平举变屈举,两大臂与肩同高,中指、食指指尖指向两太阳穴处,半握拳心向前,拇指向下。如图308所示。同时左转上体90°,头随上体左转,抬头挺胸,开两脚站立。如图309所示。

图306

图307

图308

图309

3拍:开两脚站立不变,右转上体90°,转体向前,头随上体右转,两臂由屈举变平举,如图310所示。

4拍:抬头,挺胸,并步抱拳站立。如图311所示。

图310

图311

5—8拍:与同1—4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先开右脚。如图312、图313、图314、图315所示。

第2×8拍同第1×8拍。

教学重点:掌握左、右体转转动方向,上动下不动,平、屈举上举两臂动作。

教学难点:左、右体转角度,平、屈举上举两臂动作衔接。

第3×8拍:

1、2拍:屈左臂于左胸前,拳心向下,拳眼向内,大拇指压食指、中指第一节指甲盖,同时向左扩拉左臂,右臂经体前与左交叉后向右上方用力冲拳,头右转,眼看右拳,拳心向下。同时,左脚侧出迈一步,成左弓步,重心左移。如图316所示。

图312

图313

图314(www.xing528.com)

图315

图316

3、4拍:身体重心从左弓步移为右弓步,上体右倾,重心右移,右拳由右冲变右屈臂握拳于右胸前,上冲左拳,冲拳有力。如图317所示。

5、6拍:同1、2拍。如图318所示。

图317

图318

7拍:同3、4拍,拉臂一次。

8拍:成并步抱拳站立。同预备姿势。

以上按照4×8拍进行练习。

第4×8拍同第3×8拍。

教学重点:掌握左、右弓步冲拳变换,斜引拉两臂动作,方向概念要明确。

教学难点:冲拳与弓步变换,重心左、右移动上、下肢配合动作,膝屈伸衔接。

四、练习方法

1.集体练习

(1)集体左、右转体+平、屈举两臂转体变换练习。

(2)集体左、右按掌衔接动作练习。

(3)集体左、右转头变换练习。

(4)集体斜引拉两臂动作练习。

(5)集体左、右弓步冲拳练习。

(6)集体综合练习。

2.分组练习

(1)小组练习转头、转体,屈、平举两臂练习。

(2)小组左、右弓步冲拳变换,斜引拉两臂,先分解再组合练习。

(3)分组练习左、右转头、转体,左、右弓步冲拳变换,斜引拉两臂。诵读或音乐伴奏进行练习。

以上练习按照4×8拍进行。

要求集体练习,转体、转头,左、右弓步冲拳变换,斜引拉两臂,上、下肢配合,衔接动作过渡自然、连贯、协调,不抢拍。

五、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第1×8拍:练习者转体时,屈肘与肩平,方向不准确,腰髋随上体转,两膝弯曲,提醒学生不能屈腰、膝。练习者对转体理解不够,出现上肢与下肢脱节的错误。

第3×8拍:要提醒练习者左、右弓步重心左、右移动协调,引臂用力,上体正。教学中反复提示。

六、评价要点

转头,左、右弓步冲拳变换,斜引拉两臂,左、右按掌等动作方法。采用等级、分值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