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过眼睛观察:探索新闻线索,发现独家新闻!

通过眼睛观察:探索新闻线索,发现独家新闻!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记者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有很多,通过眼睛观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而且这样的线索不是道听途说或者以讹传讹,是自己亲眼所见,因此线索的真实性比较强;再一个,通过眼睛观察获得的新闻线索经常是独家新闻,其新闻价值含量相对较高。当地一些干部群众对这种形式主义造成的损失惋惜不已。据了解,朝邑农场今年庄稼长势喜人,亩产可比去年增产30多公斤,但这样一折腾,增产就要受到影响。

通过眼睛观察:探索新闻线索,发现独家新闻!

新闻记者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有很多,通过眼睛观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而且这样的线索不是道听途说或者以讹传讹,是自己亲眼所见,因此线索的真实性比较强;再一个,通过眼睛观察获得的新闻线索经常是独家新闻,其新闻价值含量相对较高。

看下面这则新闻:

夏收何必搞仪式 小麦未熟遭剃头

新华社西安1997年5月30日电(记者张伯达 韩晓晖)

几十亩尚未成熟的小麦,昨日在陕西省农机局主办的一个“小麦机械化‘东进西征’收获活动开机仪式”上被数台联合收割机“收获”。当地一些干部群众对这种形式主义造成的损失惋惜不已。

关中东部大荔县朝邑农场一片上万亩的麦田里,1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参加了这一颇具规模的仪式。上午10时40分,仪式开始,应邀而来的各级领导讲话、剪彩后,一台台收割机驶入麦田开始收割。(www.xing528.com)

30分钟后,参加仪式的人们陆续离开。这时,记者意外地看到3台尚未进地的收割机掉头离去,4台在麦田中间的收割机向回转向,5台收割了有400米左右的收割机也边收边返。

在“龙口夺粮”的“三夏”,为何不一鼓作气持续收割?农场一位负责人告诉我们:“这儿的小麦还要三四天才能完全成熟,现在收割有点可惜。省农机局5月26号就派人来打前站,为了应付这个会,我们场140多名干部职工整整准备了3天,兄弟农场支援了5台收割机,向外单位借了6位礼仪小姐。从早晨7点,我们等了3个多小时。”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的干部也插话说:“今天割的五六十亩麦,因未成熟和湿度太大导致脱粒不净,要影响产量。”据了解,朝邑农场今年庄稼长势喜人,亩产可比去年增产30多公斤,但这样一折腾,增产就要受到影响。

隆隆的机声中,一台台返回的收割机向3台卡车“吐”出“一口口”泛青的麦粒。一台收割机因麦粒太湿发黏而发生“肠梗阻”,3个工人顶着烈日,为此忙乎了半天。一位在农场干了30多年的老师傅指着快装满的卡车对记者说:“唉!麦子熟了才能割嘛,何必为了搞个‘仪式’。这样的麦子不光减产,还要费更大的功夫去晒晾。”

11时40分左右,最后一台收割机也轰响着离开了这块未到收获期的麦田。[1]

在这篇新闻中,记者就是依靠敏锐的观察力获得了新闻线索。他们发现“三夏”时节本应该虎口夺粮,但是这个农场里的收割机却慢慢吞吞、极不情愿,一打听才知道农场是为了应付这个“仪式”才被迫收割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小麦,于是两名记者经过深入挖掘了解清楚了全部事实。大家设想一下如果这两名记者没有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敏锐的洞察力,可能就会按照原来的思路采访一篇普通的会议新闻了事,哪里会有这样一篇新闻佳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