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千年的中国运河:薛公丰兖渠的重要作用

三千年的中国运河:薛公丰兖渠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隋开皇年间,在今山东兖州、济宁之间,出现了一条称为薛公丰兖渠的短小而却很重要的运河。冑遂积石堰之,使决令西注,陂泽尽为良田,又通转运,利尽淮海,百姓赖之,号为薛公丰兖渠。因此,当地百姓褒称这条运河为薛公丰兖渠。更徝得一提的是,这条长不过六十里的薛公丰兖渠,成为后来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山东河段,引导泗水接济运河水源的必由之路,在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千年的中国运河:薛公丰兖渠的重要作用

隋开皇年间,在今山东兖州济宁之间,出现了一条称为薛公丰兖渠的短小而却很重要的运河。据《隋书》卷五十六《薛胄传》记载:

冑字绍玄,河东汾阴人也……高祖受禅(注:指隋文帝代北周称帝,建立隋朝),擢拜鲁州刺史,寻除兖州刺史……先是兖州城东,沂、泗二水合而南流,泛滥大泽中。冑遂积石堰之,使决令西注,陂泽尽为良田,又通转运,利尽淮海,百姓赖之,号为薛公丰兖渠。

以上记载中的“沂泗二水合而南流”的沂水,并不是现今称为沂河的沂水。因该沂水虽然也与泗水相会合,但会合处是在泗水下游的下邳县境内;而在其上游,与泗水间距较远,并且隔着分水岭,是绝对不可能流至兖州境内,与泗水相会合的。

按今山东境内,历史上有大小不同的两条沂水,都与泗水相会合,成为泗水的支流。其一,发源于东安县(今山东省沂源县东南)西北,向南流经琅玡郡治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至下邳县(今江苏省邳州市东南)境内注入泗水,长约一千一百多里,成为泗水下游的一条大支流,即今之沂河。其二,发源于曲阜东南五十里的尼丘山南麓,向西北流经曲阜城南,至兖州城东五里处注入泗水,流程很短,是泗水上游的一条小支流。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有记载云:该沂水,“亦名雩水”[15]。显然,上述记载中“沂、泗二水合而南流”的沂水,应是指发源于曲阜县东南尼丘山的沂水。

关于泗水,本书第九章第九节已经说过,它发源于泗水县(今山东省泗水县)以东的陪尾山(今称蒙山),向西流经泗水、曲阜二县后,至兖州城东折而南流,经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下邳,至清口(今江苏省淮阴市西南)注入淮河。(www.xing528.com)

图10-3 薛公丰兖渠示意图[16]

上述沂水在兖州城东注入泗水后,使泗水的水量增大,其中一部分水流一路南下,一部分水流则在城南大泽一带就地泛滥,成为当地的水害。薛胄是个乐于为民办实事的地方官,他到任后,发现城南的河水泛滥区,可以改造成为农田,于是在勘查地形的基础上,决定采用工程措施实行改造。工程的内容是在兖州城南横跨泗水修筑一座石堰,用以拦阻泗水。可以推测,所筑石堰当为溢流堰,以便让部分水流越过堰顶南流,否则泗水的中下游就会断流。因南流的泗水已失去部分水流,不可能再在兖州城南一带泛滥,时间一久,原来的泛区也就演变成为肥沃的农田。不仅如此,薛胄还匠心独运地将拦阻下来的部分泗水,引入事先挖掘的渠道内,使之成为一条运河。该运河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起自兖州城东,向西横穿兖州城区,并延伸至济宁,长约六十里。因其东段位于兖州城区内,故当地人都称之为府河(见图10-3)。

这条被兖州当地人称呼为府河的运河,虽然河道不长,但是非常重要。开通以后,不仅使兖州至济宁之间沿途两岸的农田得到灌溉,当地农民可以受益;而且自从有了这条运河,完全改变了兖州、济宁之间原来不通水运的面貌,使济宁一带可以利用舟船南达淮、海,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当地百姓褒称这条运河为薛公丰兖渠。更徝得一提的是,这条长不过六十里的薛公丰兖渠,成为后来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山东河段,引导泗水接济运河水源的必由之路,在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