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动施教与积极防范结合:大学生网络教育研究成果

主动施教与积极防范结合:大学生网络教育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主动施教与积极防范相结合的原则(一)网络空间的特殊性要求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施教在现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接受主体的活动被限制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和时间内,多数教育行为和教育内容也是事先计划安排好的,施行主体只需按照要求去实施。

主动施教与积极防范结合:大学生网络教育研究成果

三、主动施教与积极防范相结合的原则

(一)网络空间的特殊性要求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施教

在现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接受主体的活动被限制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和时间内,多数教育行为和教育内容也是事先计划安排好的,施行主体只需按照要求去实施。比如“两课”教学、党团活动及其他各种教育活动,施行主体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无需太多的主动性。但是在网络空间环境下,接受主体的虚拟性、施行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交互的间接性、教育内容的即时性以及网络传播的快捷性等,打乱了施行主体的计划和安排,他们必须主动到网上去寻找教育对象,他们必须利用网上聊天室、BBS等手段来了解大学生网民的思想动态,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对大学生网民中出现的思想和认识问题,施行主体必须及时回答和解决。否则,由于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和广泛性有可能使这些思想和认识问题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同样要求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积极防范

所谓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积极防范,就是指在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各种方式力求首先从思想认识上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在前头,将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念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防止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光是救火员,哪里有了险情才往哪里赶,被动挨打;而是必须具备超前意识,也就是走在险情的前头。”[27]只有坚持积极防范,才能把接受主体的思想问题和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也才能真正将主动出击落到实处。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做到积极防范,就应在实践中开展好这样两项工作:首先,施行主体要特别注意对大学生网民的网上言论进行分析、特别是要注意对网上热点问题和可能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某些错误认识和事件的出现。(www.xing528.com)

(三)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将主动施教与积极防范有机结合起来

1.实现主动施教与积极防范“事前”的有机结合。这就是各高校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包括相关激励措施)鼓励施行主体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研究,包括对大学生网民思想认知的发展规律及有可能出现的思想认知问题进行研究。

2.实现主动施教与积极防范“事中”的有机结合。这就是当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出现后,施行主体一方面采取有效而又积极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又要采取有效措施预测和预防这些思想认知问题由此可能引发的新问题,将新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做好积极引导的有效准备。

3.实现主动施教与积极防范“事后”的有机结合。这就是施行主体在大学生网民当前的思想认知问题解决后,分析思想认知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问题解决的相关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网民的思想认知特点及预测预防今后有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的主动出击与积极防范的有机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