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年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创新成果:甘肃省政协论文集

十年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创新成果:甘肃省政协论文集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瑞环作为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主席,为这个时期的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江泽民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人民政协作了全面论述。“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对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

十年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创新成果:甘肃省政协论文集

十年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在甘肃省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报告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李昌鉴

(2009年9月12日)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组织,之所以在我国的政治舞台上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人民政协理论指引的结果。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民政协的思想奠定了人民政协理论的坚实基础。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主席和第二、三、四届政协的名誉主席,是人民政协理论的主要创建者。周恩来作为人民政协的创始人之一,作为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主席,对人民政协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元勋关于人民政协的思想,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创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一系列观点、主张,构成了人民政协思想的基本内容,其思想观点主要归纳为七个方面:(一)关于创立人民政协的历史依据。(二)关于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三)关于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的领导地位。(四)关于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五)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六)关于人民政协的任务。(七)关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在回顾、总结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民政协的思想的时候,我认为有几个可以称之为具有理论闪光点的重大问题很值得深入研究、思考。第一,老一辈领导人卓有远见的政治设计和制度安排指明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第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全国人民实现了空前未有的大团结、大联合。第三,协商民主建国揭开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序幕。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构筑了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的宏伟大厦。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作为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的奠基人,也是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大厦的奠基人。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李先念为发展人民政协理论作出了贡献。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提出和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政协的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这些理论观点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主要方面:(一)关于新时期人民政协存在、发展的历史依据。(二)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三)关于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和组成原则。(四)关于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五)关于新时期人民政协的任务和主要职能。(六)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原则和作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政协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创新了人民政协理论,而且将人民政协第一次写进了国家宪法,还大力推动了人民政协的制度建设和各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

回顾这段历史,我认为在三个问题上闪耀着理论的光芒,很值得深刻思考。第一,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开幕词”作为指导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代表作,是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的基础。第二,邓小平把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上升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三,邓小平第一次把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仅深化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内涵,而且有力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www.xing528.com)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民政协的新观点推动了人民政协理论的新发展。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思想观点继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政协的思想、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瑞环作为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主席,为这个时期的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在这期间,根据中共中央提议,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为人民政协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1995年中共中央转发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有力地推动了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江泽民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人民政协作了全面论述。在人民政协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丰富了人民政协的理论,这些理论观点大体可以概括为六个主要方面:(一)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坚持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三)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四)人民政协要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遵循的原则。(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政协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

在回顾和学习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观点时,我感到有三个富有浓厚理论色彩的提法和重大问题是很值得深入领会和思考的。第一,按照统一战线“三个圈”的思想,把各方面力量团结起来、凝聚起来,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宏图大略。第二,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涵盖了人民政协的全部工作,为人民政协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三,人民政协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运作格局中的作用,不仅表明了人民政协政治地位的重要,而且呈现了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的优势。

四、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新论述开辟了人民政协理论的新境界。“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对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胡锦涛在《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作为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主席的贾庆林为人民政协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有关文件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民政协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对人民政协理论是极大的丰富和重大的突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新论述,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一)指明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二)阐明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三)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政协伟大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四)揭示人民政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本质联系。(五)规定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六)规范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程序和机制。(七)提出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人民政协各项建设的首要位置。(八)明确人民政协自身建设的特有内涵和任务。(九)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十)要求努力创造全党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在上述新论述、新要求中,我感到有三个称得上有理论建树的重大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深入学习领会,进一步认识这些理论观点的价值所在。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被确认为人民政协的三大理论基石。第二,社会主义两种民主形式的正式提出,不仅深刻阐明了人民政协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而且为人民政协的长远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推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第三,进一步明确和拓展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为人民政协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五、人民政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产物。人民政协理论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前面四个部分,用粗线条勾画了人民政协理论六十年来的形成和发展轨迹。我在一开始就说过,人民政协理论是一部丰厚的“历史书”。如何来解读这部书,特别是如何从理性的高度去认识人民政协理论自身及其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这是人民政协理论工作者应当完成的光荣使命。

什么叫人民政协理论?五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探讨过这个问题。我认为,人民政协理论是以人民政协为研究对象,是揭示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人民政协理论有什么特点呢?一是它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实践基础;二是它有明晰牢靠的理论渊源,即源于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而又有别于这三大理论。如何看待人民政协理论的科学体系?科学体系就是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从实质和根本上说,就是这个理论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我过去讲过多次,人民政协理论的科学体系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理论方面。二是基本理论方面。三是应用理论方面。

六、人民政协理论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六十年来,人民政协理论从逐步形成、发展到不断充实、完善经历了多么曲折和艰难的历史过程,直到2004年全国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和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暨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研讨会上,才被党中央第一次正式确认,这是多少代政协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这将成为推动未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和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强大动力。第一,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政协工作。第二,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第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四,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回顾人民政协60年走出的光辉历程,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发展的人民政协理论的不凡成果,我们激情满怀!我们相信,在人民政协未来的征程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下的人民政协理论一定会有新的发展,人民政协事业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