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本质与限度: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观探索

科学本质与限度: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观探索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马克思看来,感性活动既是一种客观性活动,也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是人和对象活动的一种活生生的过程: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并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他自身,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把认识理解为实践的历史活动,是马克思认识论的鲜明立场,认识在马克思那里不仅有着生存论的性质,而且也有着社会的历史的前提。

科学本质与限度: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观探索

一、“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

马克思把实践解释为主体性能动的对象性活动,他指出:“当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而把自己的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作为异己的对象创立出来时,这种创立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作用也必然是对象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性地活动着,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没有包含对象性的东西,那他就不能对象性地活动。”“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这样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而现实的存在只能是关系中的、对象性的具体存在,“非对象的存在物是一种[根本不可能有的]怪物[Unwesen]”、“非对象的存在物,这是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出来的、亦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即抽象之产物”。(2)

在马克思看来,感性活动既是一种客观性活动,也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是人和对象活动的一种活生生的过程: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并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他自身,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或者自然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具有的人的本质。正是由于感性活动,人才创造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从认识论上来说就是,由于我们的感性活动的参与才构成了对象世界,而不是对象世界现成地被给予我们。因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在人的感性活动的诸种样式中,客观世界的实在性不具有哲学“先在性”,它们只能进入人的感性活动,作为实践的一部分或实践对象,其“独立性”并不存在。因此,把认识理解为实践的历史活动,是马克思认识论的鲜明立场,认识在马克思那里不仅有着生存论的性质,而且也有着社会的历史的前提。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3)。衡量客体的尺度是主体也只能是主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无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无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意义来自人的生存实践,是“对人而言”的。世界没有人,没有主体,一切客体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以及属性问题都是白搭;如果借用萨特的话讲就是,离开了人的存在,“存在即虚无”。客观世界是“人给自己构成”的,这种“构成”过程也就是“他的活动”——实践;正是实践“去掉”了纯粹自在的客观世界的“外在性”、“虚无性”。完全抛弃主体的本体论设定,在最终意义上是难以立足的。(www.xing528.com)

诚然,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先有自然界后有人类世界,这已经是被科学证明了的事实,但是,离开了对象性的活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自然界的产生与发展,也不可能真正解释人与自然界的真实联系。“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客观地活动着。”(4)旧唯物主义者只把人看作“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而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这样,马克思就为纯粹的自然注入了人的因素,从而使自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主体是真正赋予客体以意义的存在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如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所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自然界只有在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才具有其现实的意义,因为,“被抽象的孤立的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5);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