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科学观:伦理取向

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科学观:伦理取向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马克思实践范畴基本思想的伦理取向科学认识是人的实践活动方式之一,其根本任务和主要功能,在于教人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对世界的理论解释可以说是科学的核心任务,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仅需要“表象”世界和“解释”世界,更需要变革世界,世界不会自动地去满足人的需要,人必须以自己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需要。

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科学观:伦理取向

一、马克思实践范畴基本思想的伦理取向

科学认识是人的实践活动方式之一,其根本任务和主要功能,在于教人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对世界的理论解释可以说是科学的核心任务,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仅需要“表象”世界和“解释”世界,更需要变革世界,世界不会自动地去满足人的需要,人必须以自己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需要。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无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又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恩格斯也指出:“人应当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不应当到意义的彼岸……而应当到近在咫尺的人的胸膛里去找真理。”(2)并且,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直到现在对和它同类的事实的说明方式成为不可能的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它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说纯化,取消一个,修正另一个,直到最后纯粹地建立起定律。如果人们要等待建立起定律的材料纯粹化起来,那么这就是在此以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顿下来,而定律也就因此永远不会出现。”(3)(www.xing528.com)

从经典作家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世界是在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源发构成”的“生活世界”,不是死寂的、与人无关的、铁板一块的死的世界,人是从感性世界中的经验中汲取自己的一切知识、感觉的,既然如此,那么,就必须这样安排周围世界,使人在其中认识和领会到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感觉到自己是人。如果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应用于科学发展方法论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科学是一种系统的、理性的、由基于常识的普通人所进行的人的活动,它们是为了满足人类目的而“建构”起来的,科学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是理论的广泛说明能力和精确的预测能力,因此,科学家的努力工作是为了通过解决疑难问题,使本研究领域已发现的规律在理论上更加系统化,在方法上更加完善。换句话来说就是:科学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现象的“拯救”和对现实世界的“筹划”,这种“拯救”和“筹划”体现着人的在世方式,反映了人类的需要和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