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9条真经:总经理的独特精神激励法

209条真经:总经理的独特精神激励法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烧肉单独放在每个人碗里与放在桌上共享,其激励作用究竟哪个会更大一些呢?老板的这种精明其实也是一种很用心的精神激励手法。从表面上看,老板给了所有员工三块红烧肉作为物质激励,但是事实上,老板给予员工的是精神上的激励,这种激励使员工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为了感激老板的高看,他们自然会努力工作,愿意“为知己者死”了。

209条真经:总经理的独特精神激励法

法国企业界有句名言:“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投桃报李是人之常情,管理者用感情来打动员工,得到的回报会更强烈、更深沉、更长久,往往能取得金钱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因为,人不是只追求物质利益生活,每个人都有精神需求,有互相交流感情的需要。精神激励是从员工的精神需要出发,通过关心、尊重、信任、树立目标感等手段去满足员工各种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达到激励的效果。

精神激励,是一种让员工生死相许的“软投资”,管理者要在一点一滴中体现关爱,让员工因为满足而产生报恩的心。请看下面这个事例。

有位老板接到一单任务相当重的业务,客户要求必须在半天内把一批货搬到码头上去,而老板手下只有十几个伙计,半天之内很难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板苦思冥想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他亲自下厨做饭。饭做好了,老板把饭给伙计盛好,而且还亲手捧到他们每个人的手里。把饭给每个伙计时,老板脸上都摆出一副极有深意的表情。

一位姓王的伙计最先接过饭碗,拿起筷子正要往嘴里扒时,一股诱人的香味儿扑鼻而来。他急忙用筷子拨开米饭,发现竟然有三块油光发亮的红烧肉躺在下面。他终于明白了老板看自己时那意味深长的表情,于是立即转过身,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一边吃一边想:“老板真是看得起我,今天我一定要多出点力!”

于是那天干活的时候,他一改往日的懒散,把货装得满满的,一趟又一趟来回飞奔,汗如雨下也不顾得擦。整个上午,其他伙计也都和他一样卖力,所以一天的活儿,只一个上午就干完了。老板在旁边偷偷乐了起来。原来,每个伙计都吃到了老板“专门”给他们的红烧肉。

我们思考一下,老板为什么要单独在每个人碗底放红烧肉,而不是端在桌子上大家共分享呢?红烧肉单独放在每个人碗里与放在桌上共享,其激励作用究竟哪个会更大一些呢?

很显然,故事中的老板这么做,意在激励每一个人,而那位老板的做法的妙处在于,他让每个员工都感到这份激励只是针对自己的。如果这碗红烧肉放在桌子上让大家去夹着吃,那大家就不会如此感激老板了。老板的这种精明其实也是一种很用心的精神激励手法。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怎样让大家吃红烧肉而且吃得有劲头,是个永恒且常新的话题。

日本著名企业家岛川三部曾自豪地说:“我经营管理的最大本领就是把工作家庭化和娱乐化。”

作为员工,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精神激励,在获得有效激励的时候,他们都会因为这种激励而产生自豪感、成就感。从表面上看,老板给了所有员工三块红烧肉作为物质激励,但是事实上,老板给予员工的是精神上的激励,这种激励使员工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为了感激老板的高看,他们自然会努力工作,愿意“为知己者死”了。

所以说,如果你是这样一位管理者,就要用良好的工作环境传达关爱之情,有亲自为员工端茶倒水的思想,抓住给员工雪中送炭的时机,了解员工的真正生活。要知道,无薪的精神激励更能体现出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www.xing528.com)

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也说:“一个日本公司最主要的使命是培养它同雇员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情感,即经理人员和所有雇员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

激励是一门领导艺术。作为总经理,应充分运用激励艺术,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下技巧可供参考:

第一,日常交往中,运用沟通式激励。

第二,布置工作时,运用发问式激励。以发问式布置工作,可以使总经理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拉近。

第三,委派任务时,运用授权式激励。分配员工任务,就意味着员工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时总经理就应授予其相应的权力。

第四,决策过程中,运用参与式激励。参与管理和决策是员工自我实现的一种需要,也是精神方面的一种高层次需求。

第五,满足需求时,运用层次式激励。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尽力满足员工的需求。需求层次的满足程度越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就越强。

第六,发生矛盾时,运用宽容式激励。

第七,令行禁止时,运用影响式激励。俗话说,“打铁首先本身硬”。这种激励,在于总经理自身的模范作用。凡要求员工做到的,总经理必须首先做到,同时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违令必纠。

总经理真语

有效激励员工是成为领导的关键,而精神激励是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及互相交流感情的需要的有效激励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