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总经理用人与管理的209条真经

总经理用人与管理的209条真经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总经理,正确认识权力,合理恰当地利用权力就至关重要了,从原则上讲,大权独揽,小权分散,抓大放小无疑是很好的策略。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邦公司决定抛弃单人决策式管理,实行集团经营模式,建立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杜邦公司步入多元化经营阶段,但由于高度集权式管理的局限,多元化经营使公司遭到严重亏损。

总经理用人与管理的209条真经

作为总经理,正确认识权力,合理恰当地利用权力就至关重要了,从原则上讲,大权独揽,小权分散,抓大放小无疑是很好的策略。

美国杜邦公司历经两个世纪的兴盛,如今是美国最大的财团之一,更是全球商业界的巨人。

19世纪,杜邦公司实施的是单人决策式管理,管理者对公司实行强权控制,事无巨细亲自过问,使公司一度陷入危机,差点转卖给杜邦家族以外的人经营。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邦公司决定抛弃单人决策式管理,实行集团经营模式,建立执行委员会。由于采取了新的措施,公司再度兴旺起来。但此时,杜邦公司依然属于高度集权式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杜邦公司步入多元化经营阶段,但由于高度集权式管理的局限,多元化经营使公司遭到严重亏损。经过分析,杜邦公司实行了组织创新,由集团式经营向多层次分部体制经营转变,总部下设分部,分部下设各职能部门,在这一时期,集权已开始向分权转变。

20世纪60年代初,杜邦公司又面临一系列的困难:许多产品的专利保护期纷纷期满,在市场上受到日益增多的竞争者的挑战,道氏化学、孟山都、美国人造丝、联合碳化物等公司相继成为杜邦公司的劲敌。1960~1972年,美国物价指数上升4%,批发物价指数上升25%,杜邦公司产品的平均价格却下降了24%,竞争使杜邦公司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一时期,掌控多年的通用汽车公司10亿多美元的股票被迫出售,美国橡胶公司也转到了洛克菲勒手下,当时的杜邦公司可谓危机重重。(www.xing528.com)

1962年,被称为“危机时代领跑者”的科普兰担任公司第十一任总经理。但是在1967年年底,科普兰把总经理一职让给了非杜邦家族成员的马可,这在杜邦公司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财务委员会议议长也由他人担任,科普兰只担任董事长一职,从而形成了“三驾马车式”的组织体制。1971年,科普兰又让出了董事长一职。

杜邦公司是一个家族企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家族之外的人不得担任最高管理职务,为了确保杜邦家族“肥水不流外人田”,甚至实行同族通婚,因此科普兰的举动在杜邦公司历史上无疑是划时代的变革。但是科普兰对此举动自有他的解释,他说:“三驾马车式体制,是今后经营世界性大规模企业不得不采取的安全措施。”

事实证明,科普兰的革新是非常成功的。

总经理真语

如今,企业的兴盛越来越依靠群体的努力和团队的协作,管理者已没有时间坐下来听每一位员工的报告了。管理者必须学会成功地下放权力,让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为完成工作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