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了解如何顺应规律,做事更自然

了解如何顺应规律,做事更自然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聪明的人做事都知道顺乎自然,把握规律,不盲目、不妄为。做人做事尤其要如此,切记多观察,把握事情内在之道,掌握好力度,不可逆风行船,唯如此,方可一顺百顺万事大吉。植树经和当官治民的原则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做事要顺其自然,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由庖丁娴熟的解牛手法可以得知,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无论修身、理家、治国都可以得心应手。

了解如何顺应规律,做事更自然

聪明的人做事都知道顺乎自然,把握规律,不盲目、不妄为。如果随意为之,不管不顾,其结果必然“大逆不道”,一败涂地。做人做事尤其要如此,切记多观察,把握事情内在之道,掌握好力度,不可逆风行船,唯如此,方可一顺百顺万事大吉。

有个叫作郭橐驼的人,是专门帮人家种树的。他种树的本领特别高,经由他手栽种的树,全都成活了,还长得枝繁叶茂,结的果实也又多又早,他的同行们无论想什么办法总是比不过他。

于是大家就恳求郭橐驼介绍一下他种树的经验,郭橐驼想了想,就回答大伙儿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我只是随树木自己的生长规律让它发展而已。一般说来呢,移植树木的时候,要注意四个方面:树根要舒展开来;培土要尽量均匀;原土不能去掉,要保存下来;筑土则要紧密。照这样做了以后,就不用老记挂着它、经常去动它,只管离开就可以了。总而言之,栽培树木时要像照顾婴儿一般精心,栽好以后要置之不理。只有这样,树木的生长规律才不会受到破坏,它的本来习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别的种树人,则有两种错误的做法。一种是栽种时不够精心,使树根得不到充分的伸展,原土全被丢弃,换成了生土,培土也不匀,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树自然长不好。还有一种正相反,对树爱护得太过分了。种下树以后,早晨去看看,晚上又去摸一下,刚走开又不放心地回头去料理一番,甚至用指甲把树皮掐破来看树是活的还是死的,还用手去摇动树根看土是松了还是紧了。这样弄得树一天比一天虚弱。原本是怀着爱它的心思,其实却是害了它啊,这和对它照顾不周也没多大区别,树也还是长不好。”

请教郭橐驼的人又问他:“依您看,种树的道理和当官治民有相通的地方吗?”

郭橐驼说:“我只懂得怎么种树,可不会当官治民。不过我住在乡间,看到官员们总是喜欢对老百姓发号施令,似乎是很爱惜人民,动不动就派人督促百姓们耕种啦、收割啦、抽丝啦、织布啦,还有养鸡养猪什么的。今天打鼓叫人家集合,明天敲梆子叫人家聚拢,百姓们穷于应付,疲于招待,连吃饭的时间都快没有了,还怎么有精力去搞好生产呢?这样看起来,当官治民也确实和栽种树木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啊!”

植树经和当官治民的原则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做事要顺其自然,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www.xing528.com)

办什么事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顾一切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蛮干,那就必然会失败。

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手到的时候,肩倚的时候,脚踩的时候,膝顶的时候,那声音十分和谐,就跟美妙的音乐一样,合于尧时的《经首》旋律;那动作也很有节奏,就像优美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称赞说:“哈,好啊!你的技术是怎么达到这样高超的地步的呢?”

庖丁放下刀对梁惠王说:“我喜欢探求,因此比一般的技术又进了一步。我开始解剖牛的时候,看到的无非是一头整牛,不知道牛身体的内部结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三年以后,我眼前出现的是牛的骨缝空隙,就不再是一头整牛。到了今天,我宰牛就全凭感觉了,不需要再用眼睛看来看去,就能知道刀应该怎么运作。牛的肌体组织结构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我进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缝隙,从不碰牛的骨头,更不用说碰大骨头了。技术高明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割。一般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砍。而我宰牛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已经有几千头,然而刀口利得仍然像刚在磨石上磨过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牛的肌体组织结构之间有空隙,而刀口与这些空隙比起来,薄得好像一点厚度也没有。用没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体组织间运行,当然绰绰有余!所以十九年过去了,我的刀还跟新的一样。虽然我的技术已达到了这种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时候,还是丝毫不敢马虎,总是小心翼翼,心神专注,进刀时不匆忙,用力时不过猛,牛体迎刃而解,牛肉就像一摊泥土一样从骨架上滑落到地上。这时,我才松下一口气来,提刀站立,顾视一下四周,心满意足地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由庖丁娴熟的解牛手法可以得知,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无论修身、理家、治国都可以得心应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