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酵液相对纯化技术-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发酵液相对纯化技术-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去除Ca2+,常采用草酸或草酸钠,反应后生成的草酸钙沉淀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能将Ca2+较完全地去除,而且草酸钙沉淀还能促使蛋白质凝固,改善发酵液的过滤性能。又如柠檬酸发酵液,可加热至80℃以上,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和降低发酵液黏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过滤速度。

发酵液相对纯化技术-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img122.1.2 发酵液的相对纯化

1.高价金属离子的去除

发酵液中主要的高价金属离子有Ca2+、Mg2+、Fe3+等。在后续采用离子交换提炼时,这些离子会影响树脂对生化物质的交换容量。

去除Ca2+,常采用草酸或草酸钠,反应后生成的草酸钙沉淀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能将Ca2+较完全地去除,而且草酸钙沉淀还能促使蛋白质凝固,改善发酵液的过滤性能。

去除Mg2+也可用草酸,但草酸镁溶解度大,沉淀不完全,一般加入三聚磷酸钠,它形成三聚磷酸钠镁可溶性配合物后,即可消除对离子交换的影响。

Mg2++Na5P3O10─→MgNa3P3O10+Na

还可加入磷酸盐,使生成磷酸镁盐沉淀而除去。

去除Fe3+可加入黄血盐,形成普鲁士蓝沉淀而除去。

4Fe3++3K4Fe(CN)6─→3Fe4[Fe(CN)63↓+12K

2.杂蛋白的去除

可溶性蛋白质的存在,对后续的纯化操作影响很大,如降低离子交换和吸附法提取时的交换容量和吸附能力;在用有机溶剂法或双水相萃取时,易产生乳化现象,使两相分离不清;在常规过滤或膜过滤时,易使过滤介质堵塞或受污染,影响过滤速率等。

除去杂蛋白的方法较多,有沉淀法、吸附法、变性法等。(www.xing528.com)

(1)沉淀法。

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能与一些阴离子,如三氯乙酸盐、水杨酸盐、钨酸盐、苦味酸盐、鞣酸盐、过氯酸盐等形成沉淀;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一些阳离子,如Ag、Cu2+、Zn2+、Fe3+和Pb2+等形成沉淀。还有其他的沉淀方法,如等电点沉淀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反应沉淀法。这些沉淀方法既可作为除杂质的方法,也可以作为提取目标产物的技术手段。

(2)吸附法。

吸附法是加入某些吸附剂或沉淀剂吸附杂蛋白而使之除去。例如: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加入氯化钙磷酸氢二钠,两者生成庞大的凝胶,把蛋白质、菌体及其他不溶性粒子吸附并包裹在其中而除去,从而可加快过滤速率。

(3)变性法。

加热,大幅度调节pH值,加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使蛋白质变性,变性蛋白质溶解度较小。例如:在抗生素生产中,常将发酵液pH值调至偏酸性范围(pH2~3)或偏碱性范围(pH8~9)使蛋白质凝固,一般在酸性条件下除去的蛋白质较多。如链霉素生产中,采用调pH值至酸性(pH3.0),加热至70℃,维持30min的方法来使蛋白质变性,能使过滤速度增大10~100倍,滤液黏度可降低1/6。又如柠檬酸发酵液,可加热至80℃以上,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和降低发酵液黏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过滤速度。但采用变性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加热法只适合于对热较稳定的目的产物;极端pH值也会导致某些目的产物失活,并且要消耗大量酸碱;有机溶剂法通常只适用于所处理的液体数量较少的场合。

3.不溶性多糖的去除

当发酵液中含有较多不溶性多糖时,黏度增大,液、固分离困难。酶解法可将混合液中的不溶性多糖物质酶解,使其转化为单糖以提高过滤速度。如在发酵液中加淀粉酶,能将培养基中多余的淀粉水解,可使过滤速度提高5倍以上。

4.有色物质的去除

发酵液中的有色物质可能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的,也可能是培养基(如糖蜜、玉米等)带来的。一般使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剂来脱色。如柠檬酸发酵液用活性炭脱色、果胶酶发酵液用盐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