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子传: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后妃

西子传: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后妃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丽传奇说西子,天生丽质难自弃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同时凭着自己的美貌与才识,赢得了美满的爱情。自然关于她的美丽传说也会被赋予传奇色彩。她的美丽传播向十里八方,远近闻名。生逢乱世,西施因美丽而出名,便难逃其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了。西施便被列入美人计参考名单。郑旦亦为美艳绝伦女子,与西施齐名。为了吸引西施向井中观看,以便和自己的容貌进行对比。

西子传: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后妃

美丽传奇说西子,天生丽质难自弃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北宋诗人苏拭的《饮湖上初睛居雨》一诗,诗中“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指的便是春秋末期的越国美女西施。西施位居我国“四大美女”之首,因貌美被越国将军范蠡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到吴国之后,乱吴国政,让吴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同时离间吴王夫差与吴国大将伍子胥,削弱吴军事力量,为越国复兴和吴越战争中越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个山野浣纱女,担起了复国的重任,最终不辱使命。同时凭着自己的美貌与才识,赢得了美满的爱情。关于西施,千百年来传说太多,对于这样的一代红颜,后人在她身上寄寓的理想也总是那么完美。自然关于她的美丽传说也会被赋予传奇色彩。

其实,西施的美打动人们的并不仅仅是她的相貌,而是她的心灵。她能够在国家民族需要她的时候,勇敢地冲上前去,挺身而出,为国家,她把自己付出了,但是换来的是国家的安全!所以我们说,西施姑娘的付出,值了!正是,英雄壮烈赢得的光环,也遮挡不住美女的娇艳,浣纱清溪,柔指纤细,鱼儿沉水为你迷……

关于西施,民间有这样的传说:两千五百年前,西施本是月宫嫦娥的掌上明珠,她奉玉帝之命,下凡来拯救吴越两国黎民百姓脱离连年战乱之苦,珍珠便是她的化身……

清寒的月亮上,倚在亭角的嫦娥望着下界纷乱的战场,眉角微蹙,世人总是有太多的欲望与争执,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觊觎着不该属于自己的生活,如今想来只是一阵哀怨。

空旷的月宫依旧是那么冷清,那守护嫦娥的明珠的金鸡愈发无聊,也久有把玩明珠的欲望,趁嫦娥不备时,偷偷将明珠含在口中,躲到月宫的后面玩赏起来,将明珠抛上抛下,煞是好玩。但一不小心,明珠从月宫滚落下来,直飞人间。

正在这一天,苎萝山下一施姓农家之妻正在浦阳江边浣纱,忽见水中有颗光彩耀眼的明珠,忙伸手去捞,明珠却径直飞入她的口中,并钻进腹内。施妻从此似有了身孕

一晃16个月过去了,女子只觉得腹痛难忍,但还就是不能分娩。忽一日只见五彩金鸡从天而降,停在屋顶,顿时屋内珠光万道。恰在这时,只听哇的一声,施妻生下一个光华美丽的女孩,便随母姓取名夷光。故有“尝母浴帛于溪,明珠射体而孕。”之说。

西施化解了吴越两国的仇怨之后,就化作珍珠留在人间,为黎明百姓的健康长寿、养颜美容继续做出贡献。自此诸暨变成了世代养殖珍珠之乡而驰名中外,这一传说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间的历史

施夷光是春秋末期越国人,世居诸暨苎萝村,父亲以在苎萝山上砍柴为生,母浣纱,施夷光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溪。苎萝山下有东、西两个村子,施夷光家住西村,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称谓,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故施夷光被传叫为西施,后来被范蠡包装,就改名为西施了。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

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西施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平时经常在溪边浣纱,同时也是在溪边认识了郑旦,两个女孩一边浣纱,边嬉耍打闹,虽是贫困,倒也自得其乐。西施与郑旦,这是两个单纯漂亮的女孩子,在那个春秋世界,烽火连天似乎都与这个小村庄无关,10岁少女的日子如溪水一般淌去而不做任何更改,一生似乎就会这样过去,浣纱织布,粗茶淡饭,夫妻恩爱,子孙满堂,这才是一个女子平凡而幸福的人生。如果不是她天生丽质,太美丽……

西施自幼聪明伶俐,体贴家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出落得落落大方,婷婷袅袅。她的美丽传播向十里八方,远近闻名。(www.xing528.com)

西施生下来的时候,心脏有点儿小毛病,等病发作时,难受得她颦蹙眉头,用手掌抚摸心口,以便减少痛楚,可这样使得西施看起来越发的楚楚动人。苎萝山东村也有一个姓施的女子,年龄跟西施差不多,但她长得很丑,跟西施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叫她东施。她长得很丑,所以不敢跟西施一起在溪边浣纱。看着西施一天比一天漂亮,东施心里羡慕嫉妒恨,便暗地里模仿起来西施的举止动作。

有一次,西施的心脏病发作了,她紧锁着眉头,手捂胸口,心中说不出的凄苦,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但东施偷看着西施的这些动作,感觉西施整个人儿显得更加标致美貌。甭提东施心里多么的兴奋,回到家里后,一遍又一遍地揣摩、练习,有时甚至忘记了吃饭。东施练习得如此用功和着迷,走在大路上也要练习一番。但令东施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一次她在门前仔细地模拟西施的样子练习,旁边一个富家邻居看到了她的怪模样,赶紧跑回家,紧闭了大门,一连几天不敢出来;同村的一个穷邻居刚好从田里回来路过她家门口,看到东施蹙眉敲胸的怪样,吓得抓起妻子和孩子的手狂奔而去。一时惊忙慌乱,连锄头、耰也扔在了半路,到第二天才发现。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东施很郁闷,拖着懒懒的身子,回到家里,用镜子里一照,自己也被吓了一跳,当场晕了过去。从此她心灰意冷,一连好几日翻不起床来。

不久,这件事被村里人全都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东施效颦”成了越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了。生逢乱世,西施因美丽而出名,便难逃其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了。

此时正值吴越争霸,越王勾践三年,即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范蠡设“美人计”,越王勾践为了赢得养精蓄锐、厉兵秣马的时机,听从范蠡计策,后开始网罗越国美貌女子。西施便被列入美人计参考名单。

因为郑旦与西施有段“四眼井”的佳话,也被越人传说着,故范蠡经人指点把郑旦也网罗到美人计中。

这位郑旦姑娘,字修明,家在苎萝山下鸬鹚湾村,与西施故里苎萝村隔浣纱溪相望,因此两人是好朋友,从小一起在溪边玩耍长大。郑旦亦为美艳绝伦女子,与西施齐名。郑旦对“东施效颦”事件有耳闻后,便天天听人们夸赞西施的美貌,心里很不服气,揽镜自鉴,寻思要与西施一比高下。

一日,郑旦远远地看到西施臂弯里斜挎着竹篮向陶朱山从容地走去。郑旦飞快地跑至陶朱山下,坐在井旁。西施不一会就路过了,郑旦便喊西施在井边坐坐,西施并没有意识到郑旦此举的用意。为了吸引西施向井中观看,以便和自己的容貌进行对比。坐着坐着,郑旦突然说:“我好像听见井里有青蛙的聒噪声,你听到了吗?”西施听郑旦这么一说,很不自信,便探头向井中张望。郑旦即刻挨近西施,肩并肩,头碰头,水面平圆,明净无一点纤尘,顿时,水中出现了一对美人的倩影。只见水中两双明眸,四只凤眼,顾盼神飞,交相生辉,如同明珠入井,把个黑洞洞的井底也给照亮了。

此井后人便称之为“四眼井”。

很快,平静的生活就被打破了,国家的灭亡也影响到了这两个生长在偏僻小山村的女孩子。她们大概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会成为“美人计”的主角,被派去吴国执行任务。

范蠡听说“东施效颦”后,来到诸暨苎萝村,向西施的父母亲说明来意,痛陈吴王的无道,经常发动战争,戕害人民;而且对国君越王百般地侮辱,越王在吴国10年奴隶的生活受到无尽的痛苦和折磨,无一日不在羞愤中度过。越王发誓报仇雪恨,但迫于越国现在的力量远远不足,万般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请求西施父母从国家大义出发,答应越王和自己的请求。

西施的父亲耷拉着脑袋,闷着气,一声不吭。她母亲暗地流泪,抽噎个不停。西施完全明白了情况后,她深明大义,流着泪向父母拜了又拜,狠下心来离开了父母,和郑旦一起跟从范蠡来到了越国都城会稽。

这么一对单纯的浣纱女被卷入国家间的战争,真是应了“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话。

关于西施的传说都是与美丽有关,再看看与妲己有关的传说,大多与妖孽,祸害百姓有关,这就是差别啊!一个扣着救国英雄的光环,所有的传说都是美好的;一个生逢商朝灭亡时,传说中总带着被诅咒的成分。也许拨开传说的层层迷雾,她们都只是相貌非凡的女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