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演进机制与实证分析

中国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演进机制与实证分析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Balassa提出产业内贸易的概念之后,还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对产业内贸易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至此,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开始成为贸易理论界人们经常相提并论进行研究的一对问题。而在产业间-产业内贸易分野提出后的几年中,学者们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或者是一些统计性研究,或者是仅从消费者需求结构单方面给出产业内贸易可能的产生原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伴随现代化生产而大量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模式。

中国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演进机制与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进行“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区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这之前,按照传统贸易理论的解释,每个国家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出口较多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较多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因此贸易的产品主要是要素密集度差异较大的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产品。在20世纪60年代,Verdoorn(1960)、Dre’ze(1960)以及Kojima(1964)等一些欧洲的学者在检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量时陆续发现,欧洲共同体内部的专业化生产以及由此带来的贸易大多数发生在同一种产业或者同一种贸易分类目录之下,即贸易的产品更多的是要素密集度相同或相似的同种产品而非不同种产品。美国经济学家Balassa(1966)最早将这种国家之间的同一种产业内部产品的相互贸易命名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IIT,又译为行业内贸易)。在Balassa提出产业内贸易的概念之后,还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对产业内贸易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比如Finger(1975)的“一国同时进出口某一相同产品类别的活动”;Falvey(1981)的“由确定的同一类资本设备可以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集合”等。Grubel和Lloyd(2002)对产业内贸易比较完整的定义为:同一产业内部具有较为严密的生产替代关系或消费替代关系的产品的双向贸易活动。

随着这种同一产业内部产品的相互贸易被越来越多地检验出来,人们对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产业内贸易的概念也开始得到理论界的认同。Grubel和Lloyd (1975)沿着Balassa等人的分析思路,对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产业内贸易模式与传统贸易理论所解释的产业间贸易模式联系起来。他们的总结依次包括了贸易的分类、贸易的测度和贸易产生的原因3个方面的内容。关于贸易的分类,Grubel和Lloyd认为,国际贸易从产品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同一产业之间的产品的相互贸易,即Balassa等学者称之为的“产业内贸易”,不论是相似性产品还是有差异的产品,都可能有产业内贸易的存在;另一种是不同产业之间产品的相互贸易,对应地可称之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这是要素禀赋相差比较大的国家之间所进行的贸易,这类贸易可以用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加以解释。在这两种基本类型的分类之下,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还可以再分为3种类型:一是要素投入不同,但具有较强相似性和使用替代性的产品的贸易;二是要素投入相同,但最终使用替代性不同的产品的贸易;三是要素投入相同,使用替代性也相似,但是在款式和(或)质量方面有差异的产品的贸易[1]。关于贸易的测度,Grubel和Lloyd给出了国际贸易在相同的产业内部进行着的一些统计数据,以及一种后来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测度产业内贸易的方法,即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简称G-L指数)。关于产业内贸易产生原因,Grubel和Lloyd认为,运输成本转口贸易、政府政策和法律限制、季节性因素等都可能促成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间的相互贸易。Grubel和Lloyd的这本论文集被后来众多的研究者所引用。至此,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开始成为贸易理论界人们经常相提并论进行研究的一对问题。(www.xing528.com)

对于产业内贸易这种“新”出现的贸易模式,传统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的解释变得相对无力,迫切需要新的理论解释的出现。而在产业间-产业内贸易分野提出后的几年中,学者们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或者是一些统计性研究,或者是仅从消费者需求结构单方面给出产业内贸易可能的产生原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伴随现代化生产而大量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模式。直到Krugman(1979a)以及Lancaster(1980)等进行的开创性工作之后,对产业内贸易模式的研究才真正进入到一个深层次的理论探讨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