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逻辑:佛教对终极实在的处理方式

佛教逻辑:佛教对终极实在的处理方式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两章及引言大约可以明白地说明了佛教处理终极实在的方式。从肯定方面说,实在者是有效能者;从否定方面说,实在并非观念。终极真实的东西在于它严格地只符合纯感知活动。10)是极端的具体和个别意义上的特殊。11)是效能,且仅为效能而已。甚而就是实在本身,即最终真实的存在元素。任何其他的真实性皆由它而来。任何对象,如果与某种感觉活动无关,与可感觉的实在无关,便是纯想象,或仅为名言,或是形而上的对象。

佛教逻辑:佛教对终极实在的处理方式

§1.何谓终极实在?

前面两章及引言大约可以明白地说明了佛教处理终极实在(Paramārtha-sat胜义有)的方式。从肯定方面说,实在者是有效能者(artha-kriyā-kārin能作利事);从否定方面说,实在并非观念(nirvikalpaka,无分别的,无妄想的)。观念的东西总是构造的,是想象的,是我们知性制作的。经验事物由我们的生起性表象活动依据感知[1]而综合的产物。终极真实的东西在于它严格地只符合纯感知活动。尽管感知与想象成分在经验对象中混在一起,但为了确定纯粹真实(sattā-mātram)与我们认识中的纯粹理性(Śuddhākalpanā),必须将二者区别开来。经过这样一番分离,我们似乎才有可能在思想上理解,在语言上表达,那由我们的想象能力构造出来的部分认识。我们能认知的只是关于实在的表层结构的假想,而非实在本身。

也许有必要在此重复一下,那不可言表的真实本身所依据得以表述的种种说法,它是:

1)纯对象——感官在纯感觉中认识的对象。此纯感觉活动是纯粹被动的(sva-rasika),就类别言与理智的自发性完全不同的活动[2]

2)这种对象在整个三界中是“唯一的”(trailokya-vyāvṛtta),绝对各各分离的(pṛthak),同宇宙间任何别的对象(sarvato vyāvṛtta)在任何方面均无联系。

3)因此,对那条认为任一对象都与别对象有部分相似部分不相似的法则说来,此对象是一例外,因为它与任何对象相比较,是绝对的不相似的。

4)它在时间上无持续[3],空间上无广延[4];虽说一个未知对象引起的不确定感觉活动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上定位,但定位本身已经属于知性的活动——即知性在构造的空间、想象的时间内确定对象的位置。

5)它是实在之点[5],并且其中不再有可寻出前后位置关系的部分,它是无限小的时间,是一事物存在系列中的微分[6]

6)它不可分[7],没有部分,是最终的单一。

7)它是纯存在(纯有)(sattā-mātram)。

8)是纯粹的真实(Vastu-mātram)。

9)是严格局限于自身的事物的“自性”(sva-laksạṇa自相)。

10)是极端的具体和个别意义上的特殊。(vyakti)

11)是效能,且仅为效能而已(artha-kriyā-kārin)。

12)它激励知性及理性去构造表象与观念[8]

13)它是非经验的,亦即先验的[9]

14)它是不可说的[10]。(www.xing528.com)

那么,它是什么呢?是某种东西,或者什么都不是?它是某物。仅仅是“我不知道是什么”的某物x,但并非零。它至少可以譬之于数学上的零——正负集合间的极限。它是一种实在。甚而就是实在本身(Vastu-bhūta[11]),即最终真实的存在元素。除此之外,别无实在。任何其他的真实性皆由它而来。任何对象,如果与某种感觉活动无关,与可感觉的实在无关,便是纯想象,或仅为名言,或是形而上的对象。实在与真实,与可感觉之存在,与个别性和物自体[12]都是同义词。它与观念性相对,与一般性和思想构造相对[13]

【注释】

[1] vikalpena anugataḥ sakṣāt-kāraḥ.

[2] 这种自发性称作jñānasya prāpako vyāpāraḥ(智分辨的作用),参见NBT.p.15.2.

[3] kāla-ananugata.

[4] deŚa-ananugata.

[5] kṣaṇa=svalakṣaṇa.

[6] pūrvāpara-bhāga-vikala-kāla-kāla=kṣaṇa.

[7] an-avayavin=niraṃsa.

[8] vikalpa-utpatti-Śakti-mat.

[9] na saṃvṛtti-sat=paramārtha-sat,jñānena prāpayitum aŚakyaḥ.“先验”的观念应是atyanta-parokṣa(经验之外极致或毕竟不可经验)。下一刹那的意现量同样被称作“无分别者,”见本书第二卷第333页。atyanta-parokṣa一词的运用与根现量(indriya-pratyakṣa,感官的纯感知活动)相关连这一点对我说来并不是现成的认识。但正理派(参见Tarka-dipikā)将无分别现量的特征规定为atindriya(超出根的范围的,非根的,非经验的),而atīndriya便等于atyanta-parokṣa。

[10] anabhilāpya=avācya=anupākhya=anirvacanīya.这四个词都是同一意义的,但中观派特别乐意用anupākhya,吠檀多派则用anirvacanīya,从而也各有相应的内涵。

[11] vastu-bhūta=vastu eva,参见NBT.p.69.2.

[12] vastu=sattā=svalakṣaṇa=paramārtha-sat.

[13] avastu=anartha=sāmānya=āropita=parikalpit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