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生法则:激励你摆脱无尽痛苦和无聊

人生法则:激励你摆脱无尽痛苦和无聊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叔本华看来,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于是,愿望、需求又在新的姿态下卷土重来,要不然,寂寞空虚,无聊又随之而起;叔本华对人生的根本结论是:“任何人生都是在痛苦和空虚无聊之间抛来掷去的。”

人生法则:激励你摆脱无尽痛苦和无聊

无尽痛苦和无聊

德国哲学家看来,整个人生,它只不过是盲目的生命意志和冲动的表现,它由无尽痛苦和无聊构成的。他为此有过大量相关的论述。

“人生好比钟表机器似的,上好了发条就走,而不知为什么要走,每有一个人诞生了,出世了,就是一个‘人生的钟’上好了发条”。“人生好比一场短梦,是无尽自然精神的短梦,常驻的生命意志的短梦”。

“人生只不过是一幅飘忽的画像,被意志的游戏的笔墨画在它那无尽的画幅上,画在空间和时间上,让画像短促地停留片刻,和时间相比,只是近于零的片刻,然后又抹去,以便为新的画像空出位来……”;“人生如灼热的红炭所构成的圆形轨道,轨道上有几处阴凉的地方,而我们又必须不停地跑过这轨道,那么被局限于幻觉的人就以他正站在这上面的或眼前看得到的阴凉之处安慰自己而继续在轨道上往前跑”。

这些生动而可怕的比喻,把人生看成是痛苦的渊薮。在叔本华看来,但丁的《炼狱篇》之所以比《天堂篇》写得真实成功,就是因为但丁所描写的地狱惨相就是现实生活苦难的写照。

在叔本华看来,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而且意志现象愈完善,痛苦也愈多。植物无痛感,低等动物痛感微弱,高等动物痛感强烈,人的痛感达到顶峰。智力愈发达,痛苦愈多,所以天才最痛苦。正如歌德所讲,“天才的命运注定是悲剧”。

在他看来,人生好比一个钟摆。摆的这端是“痛苦”,而另一端则是“无聊”。当人的欲望没得到满足时,便产生焦虑、痛苦感;而欲望一旦得到满足,便又会觉得“不过如此”,百无聊赖,于是又产生新的欲望,寻求新的刺激,重新回到痛苦的欲望中,开始新一轮的“钟摆”生活。

那么,人的本质存在为什么就是痛苦呢?或说,为什么痛苦会成为人类不可摆脱的命运呢?

叔本华说,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生而有欲,因为人就是意志欲求的客观化,是“盲目的生命意志和冲动的表现”,他说,作为宇宙本体的意志总是挣扎的,因为挣扎是它的唯一本质。

只有受到外部的阻碍,才有可能被暂时地歇止。你瞧,自然的重力就一个劲地向一个无限广袤的中心挤去,固态之物向液态挣扎,而液态又向气态挣扎。在生物界,到处盛行丛林法则,你死我活,相互吞食的斗争随处可见。(www.xing528.com)

至于我们人类,是千百种欲求和需要的凝聚体,人带着这种需要而活在世上,除了自己以外,别无其他任何依靠,一切都是未定之数,唯独人自己的需要和匮乏是肯定的。据此,整个的人生在这样沉重,在每天开门相见的需求之下,一般人都充满着为了维护那起码的生存而生的忧虑。

不仅如此,直接和这忧虑连在一起的又有第二种需求,即种族绵延的需求。同时,各种各样的危机又从四面八方威胁着人,他以小心翼翼的步伐,胆战心惊地向四周环顾而走着自己艰难的路程,因为千百种偶然的意外,千百种敌人都在窥伺着他。在荒野里他这样走着,在文明的社会里,他也这样走着。

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就是被无限的欲求鼓动起来的一叶扁舟,在茫茫的苦海上挣扎。他把人的意志或欲求受到外部的阻碍叫做痛苦,而把意志和欲望的暂时满足叫幸福。在人生的大海里航行,也有风平浪静的时刻,这时他或许体验到他梦寐以求的满足,称心如意,或快乐和幸福,但这只是痛苦的间息期,而决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在两个痛苦、即一个刚消失的痛苦和下一个即将而来的痛苦之间息期,并不是被幸福和满足的感觉所充实着,恰恰相反,在一旁窥伺已久的无聊寂寞之感又迅速乘虚而入。

他说“困乏和痛苦如果一旦予人以喘息,空虚无聊又立即围拢上来,以致人必然又需要消遣”,这叫做“逃避空虚无聊的挣扎”。逃避空虚无聊的挣扎有时会使人陷入真正的绝望。

叔本华说:“空虚无聊绝不是一件可以轻视的灾害,到了最后,它会在人的脸上刻画出真正的绝望。它使像人这样并不怎么互爱的生物,居然那么急切地相互追求,于是,它又成为人们爱社交的源泉了。和对付其他一般灾害一样,为了抵制空虚无聊,单是在政治上的考虑,就到处安排了些公共的设施,因为这一灾害和相反的另一极端,即饥饿一样,都能驱使人们走向最大限度的肆无忌惮。‘面包和马戏’是群众的需要,匮乏是平民的日常灾难。空虚无聊是上层社会的日常灾难,在市民社会中,星期日代表空虚无聊,六个工作日则代表困乏。”

总之,人生是在欲求和达到欲求之间消逝的,欲望在其本质上便是痛苦,愿望的达到又很快产生空虚。目标只是如同虚设:占有一物便使一物失去了刺激。于是,愿望、需求又在新的姿态下卷土重来,要不然,寂寞空虚,无聊又随之而起;叔本华对人生的根本结论是:“任何人生都是在痛苦和空虚无聊之间抛来掷去的。”

叔本华还说,智力愈发达,痛苦的程度愈高,因此随着认识的愈益明确,意识愈加强,痛苦也就增加,这是一个正比例。到了人,这种痛苦也达到了最高的程度,并且一个人的智力愈高,认识愈明确,就愈痛苦,具有天才的人则最痛苦。

在我们一般人的观念中,大抵把痛苦、悲伤、忧虑、畏惧、孤独等等看作是人的消极心理体验,而把幸福、快乐、满足、高兴、愉快等等看作是人的积极心理体验,但叔本华把这个提法全部翻了个个儿。在他看来,人生的本质即在于痛苦和无聊,那么,当他说:“一切幸福只具有暂时的、消极的特征”,也是必然的逻辑结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