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莱文森中文版序:《新新媒介(第二版)》问世,中国将受益

莱文森中文版序:《新新媒介(第二版)》问世,中国将受益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莱文森中文版序很高兴我的中文版《新新媒介》能在今年问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能从《新新媒介》的问世中受益。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新新媒介创造的文化、新闻和娱乐的世界。《新新媒介》的宗旨之一就是让一切信息生产者更加了解这一新兴生活方式的运行机制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目前,最大的飞速发展是传递新新媒介的载体硬件的发展。保罗·莱文森2010年9月于纽约

莱文森中文版序:《新新媒介(第二版)》问世,中国将受益

莱文森中文版序

高兴我的中文版《新新媒介》能在今年问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能从《新新媒介》的问世中受益。这是因为新新媒介的首要特征是使消费者成为生产者,换言之,新新媒介使每个人能创造媒介的内容,而且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看到”这样的内容。

报纸和电视是旧媒介,一切传统媒介多半都是在离线状态下工作,从滥觞之日起直到现在都是如此。亚马逊网上书店和iTunes播放器等是比较陈旧的新媒介,它们虽然在互联网上运行,但受到严格的编辑控制。在旧媒介和新媒介这两个领域里,只有少数人能把自己想要传播的内容和生产的讯息向世人传播。相反,在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等新新媒介领域里,人人都能上传视频、创建网页或发表简短的微博。

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新新媒介创造的文化、新闻和娱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仅靠众多的由消费者转化而来的生产者的用户,中国就可以在新新媒介领域里发挥主导作用。《新新媒介》的宗旨之一就是让一切信息生产者更加了解这一新兴生活方式的运行机制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我在1977年的专著《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里,追溯了人类传播的历史。我从语言和文字的滥觞落笔,勾勒人类传播的未来,憧憬任何人从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获取任何信息的前景。

实际上,《新新媒介》是《软利器》的续篇,因为《新新媒介》详细描绘人人能生产和消费的信息是什么,讲述任何人如何从世界的任何地方获取这样的信息。视频、照片、音乐、口语词和书面词都是这个未来世界的构件,如今,这个“未来”世界已然成为我们当下的世界。任何人、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这些构件,名人渴望成为名人的人们、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都可以成为这样的创造者。

新新媒介之后,媒介演化的下一个阶段是什么?目前,最大的飞速发展是传递新新媒介的载体硬件的发展。黑莓手机、ipad平板电脑、iphone手机以及各种各样的智能手机不仅能用于会话和收发短信,不仅能收发视频、照片和blogging,而且能用来阅读电子书和新闻,实际上,这些硬件设备能把一切新新媒介的内容送达每个人的手掌、眼睛和耳朵。(www.xing528.com)

试想你知道智能手机就在身边,却记不起搁在哪里了,如果你将其忘家里了,你就可以瞥见未来承载新新媒介的硬件设备可能是什么样子了。它将置入你的耳孔或身上其他方便使用的地方。它将是随身携带的蓝牙(bluetooth),就像你嘴巴里的牙齿一样。

当然是供你选择的设备,而不是强制你使用的设备,但凡是不想与新新媒介世界脱离的人都可以使用这样的硬件。这样的媒介不是“后”新新媒介,也不是“新”新新媒介,而是新新媒介的“超级版”,也就是新新媒介的“仿生版”。

很高兴何道宽先生翻译我的《新新媒介》,这是他为我翻译的第六本书。他的译作精雕细刻,灵动睿智。我的著作的汉译本之所以如此之多,仅次于我的母语英文版的数量,正是仰仗他的精心翻译。每一位作家都希望能拥有全球的读者,我衷心感谢何道宽先生的鼎力相助,他使我的希望成为现实。

保罗·莱文森

2010年9月于纽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